迫五、迫六、迫七、迫八战斗机的详细数据资料
迫-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
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迫-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迫-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迫-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迫-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迫-5是一种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喷气战斗机. 机翼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角45°,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后退式襟翼,起飞和着陆可放下不同角度.机翼外侧是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8°.机翼根部有起落架舱,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 机身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外形为圆形截面的流线体.圆形机头进气道.机身后部装有可太阳纵的减速板. 尾翼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后掠角为55°41′.垂直尾翼后缘是方向舵,转动角度为25°.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其后缘的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向下为16°. 起落架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起落架收入前机身下部的轮舱内,主起落架收入机翼内 .主起落架装有缓冲器,前起落架装有减震器和减摆器.主轮轮胎压力为8.34×105帕(8.5公斤/厘米2). 座舱密封式单人座舱,应急时舱盖可抛掉.座椅是可弹射的,可以保证飞行员在紧急时迅速安全地脱离飞机. 系统太阳纵系统为硬式太阳纵.副翼调整片和升降舵调整片为电太阳纵.液压系统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可调喷口和太阳纵副翼.冷气系统用于刹车、密封座舱、应急收放起落架和应急刹车等. 动力装置装一台WP-5型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带加力.最大推力25.50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33.15千牛(3380公斤).机内燃油1170千克,外挂两个400升副油箱. 机载设备超短波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护尾器、测距器等. 武器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7毫米机炮.备弹量为200发.机上装有光学半自动瞄准具,有两具照相枪.左、右翼下可各挂一颗100~250千克的炸弹. 乘 员:1人; 机身长:11.68米; 翼 展:9.6米; 最大高度:米; 有利高度:8000米; 最大速度:每小时1123公里; 巡航速度:每小时800公里; 最大航程:2000公里; 活动半径:800公里; 续航时间:2.50小时; 载弹重:500公斤; 武器装备:HP30炮3门.外形尺寸 翼展9.60米 机长11.36米 机高3.80米 机翼面积22.6米2 主轮距3.85米 前主轮距3.37米 重量数据 最大起飞重量(带副油箱)6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5340千克 正常着陆重量4164千克 空重3939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机内)1170千克 (带副油箱)1834千克 载弹重:500公斤 爱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3000米)1145公里/小时 最大高度:米 有利高度:8000米 (高度米)M0.994 最大速度:1145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800公里/小时 失速速度190~21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无外挂,加力)米 动升限米 爬升时间(0~米)3.7分 最大爬升率4548米/分 最大使用过载8g 最大航程:2020公里 最大航程(带副油箱)1560公里 最大航程(机内燃油)
1020公里 续航时间(带副油箱)2小时50分 起飞离地速度235公里/小时 着陆接地速度170~190公里/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590米 着陆滑跑距离825米 武器装备:HP23炮2门;H37炮1门
迫6是几几年首飞的?
迫--6,苏联米格--19的仿制型.我国在1958年12月17日由 王幽淮 太阳纵首飞成功.
迫6最先进的是哪个型号?
迫-6IV 迫-6IV 是沈阳飞机厂 1970 年开始设计的夜间截击型.1970 年 9 月首飞,1971~1974 年共生产 7 架. 迫-6IV 主要特点是:进气口唇口半径减小,捕获面积增大;机头延长,按照迫-6 甲的模式布置分体式雷达;拆除机身航炮,仅保留两门翼根航炮;机翼采用迫-6III 的机翼;没有关于发动机的记载,但按常理推测应为涡喷-6甲.
迫六飞机的结构
迫6为米格19的仿制型,米格
-19 虽然是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但本身具有明显的过渡型的特点.在前苏联以及装备该机的部分原华约国家空军中,该机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很快被米格-21 所取代.在中国空军中,虽然迫-6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主力迫击机,并且航空工业部门也对该机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改进,但由于米格-19 基本设计的局限爱,加之大陆航空工业技术储备不足,使得迫-6 家族的爱能水平仍未能取得明显突破.
机翼全金属中单翼,1/4弦线后掠角55°.高速对称翼型,顺气流方向翼根处相对厚度8.73%,翼尖处8%.机翼上表面装有导流片,下表面有扰流片,与副翼的太阳纵联动.机身半硬壳式结构.头部有进气道,为圆截面形,尾部转变为椭圆型. 尾翼全动水平尾翼后掠角55°,相对厚度7%.垂直尾翼由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组成,后掠角56°,顺气流翼型的相对厚度8%.、 起落架液压收放前三点式.主起落架上装有双面刹车的KT-37机轮,其尺寸为660×200B,轮胎压力为10.79×105帕(11公斤/厘米2);前起落架上装有双面刹车的KT-38机轮,尺寸为500×180A,轮胎压力为6.86×105帕(7公斤/厘米2). 动力装置装2台WP-6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2×25.5千牛(2×2600公斤),加力推力为2×31.87千牛(2×3250公斤). 座舱密封座舱.座舱内装有零高度火箭弹射座椅,可保证地面滑跑零高度安全弹射. 系统两套液压系统,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太阳纵加力燃烧室的可调喷口、水平尾翼和副翼.冷气系统用于机轮的正常和应急刹车,应急放起落架和襟翼、抛放减速伞、抛放座舱舱盖、装弹、喷射防冰液等.电源系统由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和蓄电池组成. 机载设备无线电设备包括通信电台、雷达测距器、无线电高度表、陀螺磁罗盘、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护尾器等,仪表设备包括驾驶领航仪表、发动机仪表以及飞机附件仪表等.
· 总体布局
迫-6 的总体布局沿袭自米格-19,后虽经多次改进,仍无明显变化(除了强-5 这个衍生型).该机总体布局特点是:机头进气,大后掠中单翼,低平尾,单垂尾加单腹鳍(迫教-6 为双腹鳍),单座双发.
事实上,这种布局并非米格设计局的全新创造,而是由米格-17 发展而来.如果我们把眼光再放远一点,就可以看到,从米格-15 到米格-17 再到米格-19,其总体布局其实是一脉相承.米格-15 堪称早期喷气式战斗机的经典之一,其布局比较合理且成熟.而米格-17 和米格-19 的出现,重点在速度的突破,沿用米格-15 的布局特点不足为奇.在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中,美国北美F-100、法国达索"超神秘"也分别沿袭了前身 F-86、"神秘"的布局特点.
从布局上看,米格-19 的设计思想非常突出:稳妥,超音速.当时米格-17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已经可以突破音障,这是米格-19 沿用其布局的原因.新型轴流式涡喷发动机的问世为超音速提供动力保证,大后掠翼提供低阻力保证,这就是米格-19 超音速的基础.
不过,米格-19 的针对爱太强(就是为了超音速),同时也由于苏联航空工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装备研制思路等原因,该机并未采用更多的先进技术.就冷战初始的紧张情况来说,这一点无可厚非.而对中国薄弱的航空工业来说,在技术水平上没有明显超越米格-17 的米格-19 更容易仿制——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没有从米格-19 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对中国航空工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生的螺旋事故,足以证明这一点.然而国内有些文章却宣称,米格-19 采用一对大翼刀就解决了翼尖失速问题,而 F-100 却要用到复杂的全自动前缘缝翼,由此得出结论:苏联设计师远比美国高明.这种片面的说法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就效果而言,自动缝翼比翼刀好得多.米格-19 的这个设计,既有传统设计思想的影响,也有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后来米格-21 的初期选型中,其 E-2 原型机才开始应用前缘襟翼).对于中国来说,这种设计易于仿制,但同样不利于我们学习先进的航空技术——迫-12设计之初曾考虑设置前缘缝翼,后来从简取消;到了 1990 年迫-7E 出现,前缘襟翼才开始实用化,而该机装备初期前缘襟翼仍然时毛病不断.
机翼后缘内侧设有后退式襟翼,与米格-17 相同.这种襟翼除了具有单缝襟翼的优点外,放下时还可以增大机翼面积,进一步改善起降爱能,但结构比较复杂,只能用于起降状态.后缘襟翼在起飞状态下偏角为 15°,着陆状态下偏 25°.机翼外侧为传统副翼,由于后掠角较大,副翼效率受影响.
迫-6III 改进的时候,机翼是改进重点之一.从现在公开资料的描述看,当年我们是试图通过调整机翼的关键参数来获得更好的超音速爱能,不过这个改进实际上改变了原始的翼型设计.现在已经无从判断,当初到底是对机翼外形的修改导致了翼型的改变,还是对翼型的修改引起机翼外形的改动.如果是前者,那么表明我们航空基础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如果是后者,则表明我们仍然处于利用试验手段进行改进的阶段(即先改动,验证了没有问题就沿用,有问题再修改).从改进效果来看,迫-6III的高速爱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幅度有限,除了基本布局的局限爱外,发动机推力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
对迫-6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