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到底指的是哪一天?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中国节日,"小年"是哪一天?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是哪一天啊?
在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而在南方是腊月二十四.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
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一下工作情况.为了节省开支,建立和谐社会,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既然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都在这一天拜神,那么工作人员(如差役下人之类)就只能推后一天再拜.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到了民国,民间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说法,就是科级以上干部二十三日祭灶,一般群众推迟
到二十四.祭灶的时候要摆三幅碗筷,为什么?灶王爷有个大老婆,另外又搞腐败包了个二奶.后来,据说是因为社会进步了,人人平等了,大家也就都随了皇帝,沾沾"贵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