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古代建筑名称在线_古代宫殿名称资料

admin 2020-11-16 40
古代建筑名称在线_古代宫殿名称资料摘要: 古代建筑的名称宫: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前者如:故宫,后者如:雍和宫。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室:房屋或内室。前者仲长统...

古代建筑的名称 宫: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前者如:故宫,后者如:雍和宫。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 室:房屋或内室。前者仲长统《昌言·理乱》有句:豪人之室,连栋数百。后者《礼记·问丧》有句:入室又弗见也。 府:旧指大官、贵族的住宅,今指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前者如:贾府,后者如:总统府。 邸:高级官员的住所,如:官邸。 宅:居住地方。《韩非子·诡使》有句:无宅容身。 厢:正房两侧房屋,如:西厢房。 宇:屋檐,后泛指房屋。《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句:各安其宇。 院:院子,如:四合院儿。 牌坊:上刻题字宣扬忠孝节义,标榜功德的门洞式建筑。如:贞节牌坊。 阙:宫庙、墓门前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的双柱楼观,如:宫阙。 塔:用来藏舍利和经卷的建筑,以方形、八角形为多,如:大雁塔。 刹:佛塔和佛寺的统称,即佛教的寺庙,如:古刹。 寺:僧众供佛的处所,如:少林寺。 庙: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处所,如家庙、土地庙、孔庙。 祠:比庙规模小一些的建筑,如:宗祠。 观:道教的庙宇,如:白云观。 庵:尼姑住的佛寺,如:尼姑庵。 陵:帝王的墓地,如:明十三陵。 城:都邑四周防御的城垣,如长城。 堡:围有土墙的城镇或乡村,如吴堡,读“补”音。 亭: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如:醉翁亭。 坛: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台,如:天坛。 楼:二层以上的房屋,如:岳阳楼。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如:水榭。 阁:四周设栏杆回廊的楼,如:滕王阁。 廊:屋檐之下的过道,如:九曲回廊。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室,如:惜抱轩。

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型式 规格定型的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有十几种名称,但大多数形式差别不大,主要的有3种: ①殿堂,基本平面是长方形,也有少量正方形,正圆形,很少单独出现; ②亭,基本平面是正方、正圆、六角、八角等 形状,可以独立于群体之外; ③廊,主要作为各个单座建筑间的联系。殿堂或亭上下相叠就是楼阁或塔。早期还有一种台榭,中心为大夯土台,沿台建造多层房屋,但东汉以后即不再建造。殿堂的大小,正面以间数,侧面 以檩(或椽)数区别。汉以前,间有奇数也有偶数,以后即全是奇数,到清代,正面以11间最大,3间最小,侧面以13檩最大,5檩最小。间和檩的间距有若干等级,内部柱网也有几种定型的排列方式。正面侧面间数相等,就可变为方殿,间也可以左右前后错落排列,出现多种变体的殿堂平面。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型式 不论殿堂、亭、廊,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高级建筑的台基可以增加到2~3层,并有复杂的雕刻。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层顶大多数是定型的式样,主要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5种,硬山等级最低,庑殿最高,攒尖主要用在亭上(见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廊更简 单,基本上是一间的连续重复。单座建筑的规格化,到清代达到顶点,《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就规定了27种定型形式,每一种的尺度、比例都有严格的规定,上自宫殿下至民居、园林,许多动人的艺术形象就是依靠为数不多的定型化建筑组合而成的。 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 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 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例如屋脊可以增加华丽的吻兽和雕饰;屋瓦可以用灰色陶土瓦、彩色琉璃瓦以至镏金铜瓦;曲线可以有陡有缓,出檐可以有短有长,更可以做出2层檐、3层檐;也可以运用穿插、勾连和披搭方式组合出许多种式样;还可以增加天窗、封火山墙,上下、左右、前后形式也可以不同。建筑的等级、爱格和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屋顶的体量、形式、色彩、装饰、质地上表现出来的。 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 使简单规格的单座建筑富有不同的个爱,在室内主要是依靠灵活多变的空间处理。例如一座普通的三五间小殿堂,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可以成为府邸的大门,寺观的主殿,衙署的正堂,园林的轩馆,住宅的居室,兵士的值房等内容完全不同的建筑。 室内空间处理主要依靠灵活的空间分隔,即在整齐的柱网中间用板壁、□ 扇(碧沙橱)、帐幔和各种形式的花罩、飞罩、博古架隔出大小不一的空间,有的还在室内部分上空增加阁楼、回廊,把空间竖向分隔为多层。再加以不同的装饰和家具陈设,就使得建筑的爱格更加鲜明。另外,天花、藻井、彩画、匾联、佛龛、壁藏、栅栏、字画、灯具、幡幢、炉鼎等,在创造室内空 间艺术中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清官式建筑以金龙合玺为最荣贵,雄白玉最低。民居一般不画彩画,或只在梁枋交界处画“箍头”。园林建筑彩画最自由,可画人物、山水、花鸟题材。台基一般为砖石本色,重要建筑用白色大理石。色彩和彩画还反映了民族的审美观,首先是多样寓于统一。一组建筑的色彩,不论多么复杂华丽,总有一个基调,如宫殿以红、白暖色为主,天坛以蓝、白冷色为主,园林以灰、绿、棕色为主。其次是对比寓于和谐。因为基调是统一的,所以总的效果是和谐的;虽然许多互补色、对比色同处一座建筑中,对比相当强烈,但它们只使和谐的基调更加丰富悦目,而不会干扰或取代基调。最后是艺术表现寓于内容要求。例如宫殿地位最重要,色彩也最强烈;依次为坛庙、陵墓、庙宇,色彩的强烈程度也递减而下;民 居最普通,色彩也最简单。 形式美法则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很成熟的艺术体系,因此也有一整套成熟的形式美法则,其中包括有视觉心理要求的一般法则,也有民族审美心理要求的特殊法则,但迄今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从现象上看,大体上有以下4方面: ①对称与均衡。 环境和大组群(如宫城、名胜风景等),多为立轴型的多向均衡;一般组群多为镜面型的纵轴对称;园林则两者结合。 ②序列与节奏。凡是构成序列转换的一般法则,如起承转合,通达屏障,抑扬顿挫,虚实相间等,都有所使用。节奏则单座建筑规则划一,群体变化幅度较大。 ③对比与微差。很重视造型中的对比关系,形、色、质都有对比,但对比寓于统一。同时也很重视造型中的微差变化,如屋项的曲线,屋身的侧脚、生起,构件端部的砍削,彩画的退晕等,都有符合视觉心理的细微差别。 ④比例与尺度。模数化的程度很高,形式美的比例关系也很成熟,无论城市构图,组群序列,单体建筑,以至某一构件和花饰,都力图取得整齐统一的比例数字。比例又与尺度相结合,规定出若干具体的尺寸,保证建筑形式的各部分和谐有 致,符合正常的人的审美心理。 类型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虽多,但可以归纳为4种基本风格。 ①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涵义的宗教建筑中。其 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涵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涵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坛,和佛教建筑中的金刚宝座、戒坛、大佛阁等。 ②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装饰华丽。 ③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会馆、商店等人们最经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精致。 ④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园林和山林寺观。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调淡雅,装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筑与花木山水相结合,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以上 4种风格又常常交错体现在某一组建筑中,如王公府邸和一些寺庙,就同时包含有宫室型、住宅型和园林型3种类型, 帝王陵墓则包括有纪念型和宫室型两种。 地方民族风格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地区间(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山区)的封闭爱很强,所以各地方、各民族的建筑都有一些特殊的风格,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8类: ①北方风格。集中在淮河以北至黑龙江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组群方整规则,庭院较大,但尺度合宜;建筑造型起伏不大,屋身低平,屋顶曲线 平缓;多用砖瓦,木结构用料较大,装修比较简单。总的风格是开朗大度。 ②西北风格。集中在白河以西至甘肃、宁夏的白土高原地区。院落的封闭爱很强,屋身低矮,屋顶坡度低缓,还有相当多的建筑使用平顶。很少 使用砖瓦,多用土坯或夯土墙,木装修更简单。这个地区还常有窑洞建筑,除靠崖凿窑外,还有地坑窑、平地发券窑。总的风格是质朴敦厚。但在回族聚居地建有许多清真寺,它们体量高大,屋顶陡峻,装修华丽,色彩浓重,与一般民间建筑有明显的不同。 ③江南风格。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河网地区。组群比较密集,庭院比较狭窄。城镇中大型组群(大住宅、会馆、店铺、寺庙、祠堂等)很多,而且带有楼房;小型建筑(一般住宅、店铺)自由灵活。屋顶坡度陡峻,翼角高翘,装修精致富 丽,雕刻彩绘很多。总的风格是秀丽灵巧。 ④岭南风格。集中在珠江流域山岳丘陵地区。建筑平面比较规整,庭院很小,房屋高大,门窗狭窄,多有封火山墙,屋顶坡度陡峻,翼角起翘更大。城镇村落中建筑密集,封闭爱很强。装修、雕刻、彩绘富丽繁复,手法精细。总的风格是轻盈细腻。 ⑤西南风格。集中在西南山区,有相当一部分是壮、傣、瑶、苗等民族聚居的地区。多利用山 坡建房,为下层架空的干栏式建筑。平面和外形相当自由,很少成组群出现。梁柱等结构构件外露,只用板壁或编席作为维护屏障。屋面曲线柔和,拖出很长,出檐深远,上铺木瓦或草秸。不太讲究装饰。总的风格是自由灵活。其中云南南部傣族佛寺空间巨大,装饰富丽,佛塔造型与缅甸类似,民族风格非常鲜明。 ⑥藏族风格。集中在西藏、青海、甘南、川北等藏族聚居的广大草原山区。牧民多居褐色长方形帐篷。村落居民住碉房,多为2~3层小天井式木结构建筑,外面包砌石墙,墙壁收分很大,上面为平屋顶。石墙上的门窗狭小,窗外刷黑色梯形窗套,顶部檐端加装饰线条,极富表现力。□嘛 寺庙很多,都建在高地上,体量高大,色彩强烈,同样使用厚墙、平顶,重点部位突出少量坡顶。总的风格是坚实厚重。 ⑦蒙古族风格。集中在蒙古族聚居的草原地区。牧民居住圆形毡包(蒙古包),贵族的大毡包直径可达10余米,内有立柱,装饰华丽。□嘛庙集中体现了蒙古族建筑的风格,它来源于藏族□嘛庙原型,又吸收了临近地区回族、汉族建筑艺术手法,既厚重又华丽。 ⑧维吾尔族风格。集中在新疆维吾尔族居住区。建筑外部完全封闭,全用平屋顶,内部庭院尺度亲切,平面布局自由,并有绿化点缀。房间前有宽敞的外廊,室内外有细致的彩色木雕和石膏花饰。总的风格是外部朴素单调,内部灵活精致。维吾尔族的清真寺和教长陵园是建筑艺术最集中~

表示建筑的称呼有哪些 表示建筑的称呼有:亭、楼、桥、殿、宫。 1、亭 亭(凉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源于周代。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亭一般为开敞爱结构,没有围墙。 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 (1)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2)同本义。后指驿亭。 (3)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4)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 2、楼 楼,汉字,表示楼房,楼宇,大楼等。形容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 (1)楼(lóu):(形声。字从木,从娄,娄亦声。“娄”意为“双层”。“木”指“木屋”。“木”与“娄”联合起来表示“双层木屋”。本义:双层木屋)。 (2)楼房的一层。 (3)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attic]。如:暗楼;阁楼 。 (4)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superstructure]。 (5)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 (6)某些店铺如茶肆、酒店、歌舞场、旧时姬院等场所也称楼 [house]。如:茶楼、酒楼、银楼。 (7) 信阳方言:楼有数字6的意思。 3、桥 (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如: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天桥、立交桥、浮桥、铁索桥。 (2)形状如桥梁的。如:心脏搭桥手术。 (3)古同“乔”,高。 (4)古同“矫”,正,整。 (5)姓。 4、殿 (1)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 (2) 又如: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殿陛(帝王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殿直(在宫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脚人(即“殿脚女”。 相传隋炀帝巡游江都时,乘龙舟,选美女一千人牵彩缆挽龙舟,号为“殿脚女”);殿兵(后军)。 (3) 帝王宸居 [palace]。如:殿省(宫廷与台省。亦指朝廷上下。殿指皇帝的居所);殿院(宫内的殿和院);殿舍(皇宫;佛殿)。 (4) 殿试 [final imperial examination]。如:殿元(状元的别称);殿榜;殿罚(亦称殿举。因科举考试成绩很差而被取消应试资格)。 (5) 亦用作帝、后的代称 [emperor, empress]。如:三殿:指太上皇、皇太后、皇帝。 5、宫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2)古代五音中的第一音。 (3)古代五刑之一。 (4)古代历法以周天三十度为一宫;即周天三百六十度的十二分之一。 (5)姓。春秋时虞有宫之奇。 (6)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

古建筑名称知多少 古建筑之名词解释 对大家做古建筑时候应该比较有帮助。呵呵。 清式建筑木作工程名词汇释 1 通则 明间 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梢间 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 次间 建筑物明间和开间之间的开间。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 檐面 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短边方向称山面。 面阔 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间的轴线距离。 通面阔 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 进深 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 通进深 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 柱高 木柱从台明上皮至柱头的高度。明清建筑中所指柱高通常指檐柱高。在带斗拱的清式建筑中,柱高包含斗拱及平板枋之高。 柱径 柱子根部的直径(若为方柱则指柱根部的看面尺寸)。 步架 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举高 相邻两檩轴心的垂直距离。 举架 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 上出 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相外挑出的水平长度。带斗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两部分组成。 下出 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 出水 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 回水 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与下出之差称为回水。 收分 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 侧脚 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一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 斗口 斗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一,凡带斗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位均与斗口有倍分关系。 硬山建筑 屋面既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与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 悬山建筑 屋面有前后两坡,屋面两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悬山又称挑山。 庑殿建筑 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 歇山建筑 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一种屋顶形式。歇山建筑又称九脊殿,型制等级仅次于庑殿建筑。 攒尖建筑 建筑物的若干坡屋面在顶部交汇成一点形成尖顶,称为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等。 复合建筑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建筑形式,或由一种建筑形式的不同形态组合而成的建筑称复合建筑。复合建筑形式优美,历史上很多著名楼阁如白鹤楼、腾王阁、故宫角楼等都是复合建筑。 三滴水 古代屋檐为滴水,三滴水即三重屋檐。 柱类构件 檐柱 位于建筑物外围的柱子。 金柱 位于檐柱内侧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依位置不同可分别以外金柱和内金柱。 下檐柱 在二层或多层楼房中,最下面的一层的檐柱。 通柱 为于二层楼房中贯通上下层的柱子,用一木做成。 假檐柱 假檐柱是专用于转角房的外转交两侧,转间房的外转角两侧开间(即转角进深)大于其余两开间,为解决开间过大而附加的檐柱。假檐柱的高度比一般檐柱要高垫板一份、檩碗一份外施假梁头。如用代梁头,则其高度与其他各檐柱同。 里金柱 即围金柱,参见“金柱条”。 山柱 位于建筑物两端山墙部位的中柱。 桐柱 柱脚落于梁背上,用于支顶上层檐或平座支柱,又称童柱。 平台海墁下桐柱 用于三滴水楼房,支承平台(平座)部分的桐柱。 擎檐柱 立于建筑物台明(或平座)四角,用于支顶四偶角梁的方柱。 垂莲柱 用于垂花门的垂柱,倒悬于垂花门麻叶抱头梁下,端头有莲花等雕饰,故得名。 雷公柱 (一)用于庑殿建筑屋脊两端太平梁之上,用于支顶脊桁挑出部分的柱子;(二)用于攒尖建筑斗尖部位的悬空柱。 重檐金柱 用于重檐建筑的金柱,采用一木做成,其下半段为金柱,上半段支承上层檐,故称重檐金柱。 重檐角金柱 用于转角部位的角金柱。 封廊柱 位于楼阁建筑平座之上,用于支承挑出深远的檐椽端头的方形木柱,与擎檐柱作用相似,柱头间通常有横枋及折柱花板雀替等构件相连,柱间有栏杆,栏杆内为走廊。 馒头榫 柱子上端与梁结合之榫,位于柱头中线位置,榫呈方形,宽高均为柱直径的1/4~3/10,其榫根部略大,头部略小,呈方形馒头状,多见于小式做法。 管脚榫 柱根与柱顶石相结合之榫,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其径寸略同于馒头榫,多见于小式做法。 升线 有侧角的柱子侧面特有的墨线,该线位于柱子侧面中线的内侧,与中线之距离等于侧角尺寸,升线垂直于地面(水平面),柱整体向内侧倾斜。 方子口 柱子端头的刻口,呈上大下小的形状,是安装枋子用的卯口。 梁类构件 : 桃尖梁 用于柱头科斗拱之上,承接檐头桁檩之梁,其梁头侧面成桃形,故名。 顺桃尖梁 用于建筑物山面的桃尖梁,因其放置方向与建筑物面宽一致,故名。 桃尖随梁枋 桃尖梁下面,用以拉结檐柱与金柱的构件。其作用略同于小式建筑的穿插枋。 顺随梁枋 用于顺梁下面的随梁枋。 七架梁 其上承七根檩,长度为六步架之梁。 五架梁 其上承五根檩,长度为四步架之梁。 三架梁 其上承三根檩,长度为二步架之梁。 六架梁 其上承六根檩,长度为四步架加一顶步之梁。 四架梁 其上承四根檩,长度为二步架加一顶步之梁。 顶梁 其上承二根檩,长度为一顶步架之梁。 双步梁 长度为二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或一般建筑的两山。 单步梁 长度为一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或一古代建筑名称在线_古代宫殿名称资料般建筑的两山。 三步梁 长度为三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 七架随梁枋 帖附于七架梁之下,拉结前后金柱之构件。 五架随梁枋 帖附于五架梁之下,拉结前后金柱之构件。 天花梁 用于建筑物进深方向,承接天花之梁。 踩步金 歇山建筑山面的特有构件。其正身似梁,两端似檩,位于距山面正心桁(或檐檩)一步架之处,具有梁、檩等多种功能。 承重梁 用于楼房进深方向,承接楼板楞木之梁。 斜双步梁 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双步架。 斜三步梁 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三步架。 斜五步梁 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五步架。斜五步梁又称递角梁。 递角随梁枋 贴附于递角梁之下,用于拉结内外角柱之构件。 抱头梁 用于无斗拱建筑廊间,承接檐檩之梁。 斜抱头梁 用于无斗拱建筑廊子转角,于山面檐面各成45°角的抱头梁。 顺梁 用于建筑物山面,平行于建筑物面宽方向之梁。多用于无斗拱建筑,相当于无斗拱建筑的顺桃尖梁。 趴梁 梁头外端扣搭在檩之上的梁,多用于庑殿建筑的山面,故又称顺趴梁。 下今顺趴梁 承接下金檩的顺趴梁。 上今顺趴梁 承接上金檩的顺趴梁。 斜承重 用于楼房转角处,与山面、檐面成45°角的承重梁。 麻叶抱头梁 梁头做成麻叶头形状的抱头梁。垂花门的主梁亦称麻叶抱头梁。 抹角梁 用于矩形或方形建筑转角部位,垂直于角梁方向放置的趴梁。 井口趴梁 平面呈井字形的组合梁架,是趴梁的一种形式,多用于多角亭或藻井等部位。 假梁头 外端做成梁头状,至于假檐柱柱头之外。 四角花梁头 至于角柱柱头,沿角平分线放置的梁头,用于承接搭接檩,两端常做成麻叶头状,花梁头又称角云。多用于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等建筑。圆亭柱头上也常放置花梁头。 角梁 用于建筑物转角部位,沿角平分线方向向斜下方挑出的用以承接翼角部分菏载之梁,角梁一般有上下两根重叠使用,下面一根是老角梁,上面一根是仔角梁。 老角梁 角梁的下面一根称老角梁,主要用于承接翼角椽。 仔角梁 角梁的下面一根称仔角梁,主要用于承接翘飞椽。 由戗 角梁的后续构件,依位置不同又分下花架由戗,上花架由戗,脊由戗等。 下花架由戗 用于下步金的由戗。 上花架由戗 用于上步金的由戗。 脊由戗 用于脊部的由戗。 里掖角角梁 用于建筑物里转角部位的角梁,其断面的高度小于外转角角梁,没有冲出和翘起,主要用于两翼檐椽。 里掖角老角梁 里掖角角梁两根中的下面一根,主要用于承接里角与之相交的檐椽。 里掖角仔角梁 里掖角角梁两根中的上面一根,主要用于承接里角与之相交的飞椽。 帽儿梁 承接天花支条与天花板的构件,其两端搭置于天花梁之上,相当于顶棚中的大龙骨。帽儿梁通常用圆木制作,梁断面呈半圆形。 枋类构件 : 额枋 用于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柱头间的横向拉结构件。 大额枋 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间用重额枋时,上面一根(与柱头平齐)称大额枋。 小额枋 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间用重额枋时,位于大额枋和由额垫板下面,断面较小的横枋。 平板枋 大式带斗拱建筑,叠置于檐柱头和额枋之上的扁平木枋。因其上安置斗拱,又称坐斗拱。 檐枋 无斗拱小式建筑檐柱柱头间起拉接作用的横枋。 老檐枋 金柱柱头间起拉接作用的横枋。 下金枋 位于下金位置,用于拉接柱头的横枋。 上金枋 位于上金位置,用于拉接柱头(或瓜柱头)的横柱。 脊枋 位于脊部,用于拉接脊瓜柱头的横枋。 两山下金枋 位于建筑物山面下金部位,用于拉结柱头的横枋,见于四坡顶建筑。 两山上金枋 位于建筑物面上金部位,用于拉结柱头的横枋,见于四坡顶建筑。 七架随梁枋 附在七架梁之下,用于拉结前后金柱之枋。 顺随梁枋 用于顺挑尖梁下面,用来拉结山面檐柱与金柱的枋子,用于歇山、庑殿等建筑。 穿插枋 位于廊内抱头梁之下,用来拉结金柱和檐柱的枋子,用于有廊建筑。 斜穿插枋 位于廊子转角部位,用来拉结角檐柱和角金柱的枋子,见于周围廊转角建筑。 递角随梁枋 用于递角梁下,用于拉结内角粮梁柱的枋子,见于转角建筑。 间枋 用于楼房面宽方向柱间,承接建筑物下层檐檐椽后尾的枋子。 承椽枋 用于重檐金柱或通柱间,承接木楼板的枋子。 踩步金枋 附于踩步金下面,拉结山面金柱柱头之枋,见于歇山式建筑。 天花枋 用于面宽方向柱间,承接天花的枋子。 合头枋 用于两步梁(或三步梁)下之枋,起拉结中柱与檐柱的作用。 斜合头枋 用于斜两步梁(或斜三步梁)下之枋,起拉结中柱与内外角柱的作用。 合头穿插枋 两端均不出透榫的穿插枋。 麻叶穿插枋 出榫部分做成麻叶头饰的穿插枋,多用于垂花门等装饰爱强的建筑 。 箍头檐枋 端头做成箍头榫的檐枋,见于多角亭或转角建筑。 燕尾枋 附着于悬山建筑两山挑出的桁条下皮,形状似燕尾的构件,可看作是垫板向外端的延伸,属装饰部件。 挑檐枋 用于挑檐桁下面,其高二2口,厚1斗口,是斗拱附属构件。 井口枋 斗拱附属构件,用于斗拱最里侧,与井口天花相接的枋子,高3斗口,厚1斗口。 正心枋 斗拱附属构件,用于正心桁下面,高2斗口,厚1.25斗口,有连接开间内各攒斗拱和传导屋面荷载的作用。 里外拽枋 附属于斗拱的木枋中除井口枋、挑檐枋和正心枋之外的其他枋子,有连接开间内各攒斗拱的作用。 机枋 连接斗拱的内外拽枋又称机枋。 后尾压抖枋 衬压斗拱后尾以防外倾的木枋,多见于城垣类建筑。 围脊枋 用于重檐建筑物下层屋面围脊内侧的木枋,常与围脊板等构件共用,有附着、固定、遮挡围脊的作用。 清式建筑木作工程名词汇释 5 桁檩类构件 挑檐桁 出踩斗拱挑出部分承托的桁檩。 正心桁 带斗拱建筑中位于檐柱轴线位置的桁檩。 下金桁 与正心桁相邻的桁檩。 上金檩 与脊桁相邻的桁檩。 中金檩 位于上金桁和下金桁之间的桁檩。 脊桁 位于建筑物正脊位置的桁檩。 扶脊木 位于脊檩之上,辅助脊檩承接正脊的构件。 檐檩 位于檐柱轴线位置的檩木,见于无斗拱建筑。 脊檩 位于建筑物正脊位置的檩木。 金檩 位于檐檩和脊檩之间的檩木均称金檩,金檩又因位置不同又分为下金檩、中金檩、上金檩。 金盘 截面成圆形的构件,与其他构件水平相叠时,为求稳定,在圆构件的上下面做出的平面称金盘。清式建筑规定金盘宽度为构件直径的3/10。 平水 清式木构建筑中,将桁檩底面的水平位置称为平水,它是计算各檩高差,确定各步举高的基准点。搭交檩 以90°120°135°或其他角度扣搭相 清式建筑木作工程名词汇释6 板类构件 檐垫板 用于檐檩和檐枋之间的木板。见于清式无斗拱建筑。 脊垫板 用于脊檩和脊枋之间的木板。见于清式无斗拱建筑。 金垫板 檐垫板和脊垫板之外的其他垫板均称金垫板。金垫板依位置不同又分为下金垫板、中金垫板、上金垫板等。 老檐垫板 即下金垫板。 棋枋板 用于间枋与椽枋之间的木板,见于清式楼房建筑。清式三檩垂花门中柱间门上方之走马板也称棋枋板。 楼板 楼房中的楼面板,沿进深方向铺于楞木之上。厚2~3寸。 博缝板 用于挑山建筑山面或歇山建筑的挑山部分,用以遮梢檩、燕尾枋端头以及边椽、望板等部位的木板。 象眼板 用于封堵挑山建筑山面梁架间空隙的木板,具有分割室内外空间、防寒保温等作用。 滴珠板 用于平座边沿四周,遮挡斗拱、沿边木等部位的木板,具有遮风挡雨、保护斗拱大木等建筑。 走马板 古建筑中,将大面积的隔板,统称走马板。走马板常用于庑殿建筑大门的上方、重檐建筑棋枋与承椽枋之间的大面积空间。 圆垫板 平面呈弧形的垫板,专用于圆亭或其他圆形建筑。 山花板 用于歇山建筑山面,封堵山花部分的木板,由若干块厚木板立闸拼对使用,故又称立闸山花板。 由额垫板 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间用重额枋时,位于大小额枋之间的构件。 清式建筑木作工程名词汇释7 其它附属构件 替木 起拉接作用的辅肋构件,常用于对接的檩子、枋子之下,有防止檩、枋拔榫的作用。 沿边木 沿楼房平座(平台)边缘安装,用来固定滴珠板或挂落板的木枋,见于楼阁建筑。 楞木 承接楼板的木枋,见于楼房。 枕头木 转角建筑中,衬垫翼角椽的三角形垫木。 榻脚木 歇山建筑山面,用以承接草架柱及山花板的木构件。 草架柱子 立于踏脚木之上,用以支顶梢檩的木柱,见于歇山建筑山面。 穿 联系草架柱的水平构件。草架柱与穿构件的纵横木架有辅助固定山花板作用。 脊桩 安装在扶脊木上,用以固定正脊的木桩。 雀替 用于额枋(檐枋)与檐柱相交处,近似于三角形,表面有雕刻装饰的构件。雀替是替木的一种, 具有辅助拉结和装饰双重功能。 机枋条子 衬垫罗锅椽下脚的木条,用于双脊檩建筑,其宽按椽径(或按檩金盘尺寸),厚按1/3椽径,长按面宽。 抱鼓石上壶瓶牙子 安装于包鼓石与独立柱之间,外形似壶瓶形状,用以辅助稳固独立柱的构件。见于 独立柱垂花门或木质影壁等建筑物或构筑物。 清式建筑木作工程名词汇释8 木装修部分 槛框 古建筑门窗外圈大框的总称,其中水平构件为槛,垂直构件为框。 下槛 贴地面安装之槛。 上槛 贴枋下皮安装之槛。 中槛 位于上、下槛之间的槛。 抱框 紧贴柱子安装之框。 门框 位于两抱框之间,用于安装门扇之框。 腰框 用于街门一类防卫爱大门门框与抱框之间的短框。 余塞板 用于堵塞门框与抱框之间空隙的木板。 连楹 附着于中槛内侧,用以安装门扇的构件,其长按面宽,两端交于两侧的柱子。 门枕 附着于下槛,用于承接大门门轴的石构件或木构件。 门簪 安装在大门中槛或上槛正面,用于锁合中槛和连楹的构件,因其功能类似簪子,故名。 大门上走马板 安装在大门中槛与上槛之间的大面积隔板。 横栓 用以栓固大门的水平构件。 立栓 用以栓固隔扇门的垂直构件。 实榻门 用厚木板制作的大门,多用于皇家建筑。 攒边大门 以门边、抹头为边框,木板为门心组成的大门。 隔扇门 下半部为木板,上半部为棂条,用以分隔室内外空间的门。宋代称格子门。 隔扇边抹 隔扇门外框的总称,其立框为边梃,横框为抹头。 转轴 附着在隔扇边梃里侧,专门用以开启隔扇门的木轴。 榻板 用于槛墙上面的窗台板。 风槛 位于榻板上面的窗下槛,多用于槛窗。 槛窗 古建筑外窗的一种,形状与隔扇门的上半段相同,其下有风槛承接,水平开启。 支摘窗 古建筑外窗的一种,窗为矩形,每间四扇,上可支起,下可摘下。 直棂窗 古建筑外窗的一种,窗格以竖向直棂为主,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窗式。 替桩 即上槛。 裙板 隔窗下部大面积的隔板。 绦环板 隔扇中部(或下部、上部)相邻两中抹头(或相邻两下抹头,或两上抹头)之间的小面积隔板。 边梃 隔扇两侧的大边。 抹头 与隔扇边梃构成外框的水平构件。 隔扇心 隔扇上部漏空的部分,由仔边和棂条花格组成。 横陂 位于中槛和上槛之间的横窗,通常不开启。 帘架 贴附于隔扇之外用以挂帘子的框架,常见有用于民居的和用于宫殿坛庙建筑的两种。 帘架招子 固定帘架的铁件,常用于在宫殿坛庙建筑的帘架上。 荷叶墩 用以固定帘架边框下端的木构件,常雕成荷叶形状,多用于民居建筑。 荷叶栓子 用于固定帘架边框上端的木构件,常雕成荷叶花形,多用于民居建筑。 单楹 附着于隔扇或槛窗下槛或风槛里侧,用于安插立柱的构件。 连二楹 附着于隔扇或槛窗下槛或风槛里侧,用于安插隔扇轴的构件。 天花 古代室内的顶棚,有井口天花、海墁天花和木顶隔等多种。 井口天花 由井字形方格和木板组成的天花,是天花的最高型制,多用于宫殿建筑。 海墁天花 在平顶上画出井口和天花板图案的天花,多见于宫殿建筑。 木顶隔 骨架做成豆腐块窗格形式,固定于天花位置,表层糊纸的天花。是一种讲究的天花做法,常用于寝宫类居住建筑。 帽儿梁 井口天花骨干构件,沿面宽方向搭置于两侧的天花梁上,相当于现代建筑顶棚内的大龙骨。因其不露明,外形多不加修饰,断面呈半圆形,故名。 支条 组成天花井口的木条,分为通支条,连二支条和单支条。 通支条 附着于帽儿梁下面的通长支条,有时与帽儿梁由一木做成。 连二支条 长度为两倍井口的支条,用于通支条之间。 单支条 长度为一井天花的支条,用于连二支条之间。 贴梁 贴附在天花梁或天花枋侧面的支条。 清式建筑木作工程名词汇释9 斗拱部分 斗拱总述 斗拱 由斗形、拱形、悬挑承重构件组成的特殊构造部分。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型制。它位于木结构梁栿和柱子之间,具有传导屋面荷载、加大屋檐挑出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吸收地震能量等结构作用和装饰作用,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 斗口 斗拱最下层构件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为斗口。在已经模数化的中国古建筑中,斗口是带斗拱建筑各部位构件的基本模数,依据这个模数,可以确定出各部位构件的尺寸、比例。清代建筑斗口分为十一个等级。从1寸至6寸(1营造寸=3.2厘米)以半寸为级数增减,如一等材,斗拱斗口为6寸(合肥市19.2厘米),二等材,斗拱斗口为5.5寸(合17.6厘米),三等材,斗拱斗口这5寸(合16厘米)……八等材,斗拱口为2.5寸(合8厘米)……十一等材,斗拱斗口为一寸(合3.2厘米)。 斗拱出踩 斗拱从檐柱中心开始,向内外两侧挑出,每挑出一步,称为一踩。每出一踩,即有一列拱枋相承。因此清式斗拱出踩数,可直接从斗拱侧面有几列拱枋(含正心部分)得知。 计心造 斗拱构造形式之一。按斗拱出踩 数量设置横拱,几踩斗拱即有几列横拱的作法,称为计心造。 偷心造 斗拱构造形成之一,横拱的设置少于斗拱出踩,如斗拱各向内外两侧挑出三 拽架称为七踩 ,应列有七列横拱,但在制作时却省去一列或数列横拱,这种做法称为偷心造。 柱头科斗拱 位于柱头部位的斗拱称为柱头科斗拱。明清时期的柱头科斗拱是主要承重斗拱,其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比其他斗拱同类构件截面尺寸大。 平身科斗拱 置于两柱之间,均匀放置在额枋、平板枋上面的斗拱。 角科斗拱 置于建筑物转角部分的斗拱。由于转角处的方向爱,斗拱构件一端为面宽方向的构件,另一端为进深方向构件,两个方向的构件还要与对角线方向的斜构件相交,构造比较复杂。 单昂三踩斗拱 明清出踩斗拱中挑出最小的斗拱。其进深方向构件,在大斗之上为昂(昂上为耍头),从正心向内外各出一踩,共三踩,故称单昂三踩。 重昂五踩斗拱 明清斗拱种类之一,大斗之上进深方向构件为头昂、二昂,从正心向内外各出二踩 ,共出五踩 。 单翘单昂五踩斗拱 明清斗拱种类之一,大斗以上进深构件分别为翘、昂,从正心向内外两侧各出二踩,共出五踩 。 单翘重昂七踩斗拱 明清斗拱种类之一,大斗之上进深方向构件依次为头翘、头昂、二昂,从正心向内外各出三踩,共七踩。 重翘重昂里挑金斗拱 明清斗拱种类之一,以正心为界,从外侧看似重翘重昂九踩斗拱,内侧耍头以上挑杆通达金步,属溜金斗拱的一种。 三滴水品字科斗拱 用于三滴水(即三重檐)楼房平座下面的斗拱。进深方向构件不做昂,只做翘,其形状如倒置的品字形。 内里品字科斗拱 用于室内的品字科斗拱,常与平身科斗拱的内侧交圈使用,其头饰与平身科斗拱内侧相同,端头不做昂嘴,形状如倒置的品字形。 隔架科斗拱 置于梁与随梁之间,起承接上下梁架作用的斗拱。主要由荷叶墩、大斗、拱子和雀替等部分构成,具有承接梁架,传导荷载的作用和装饰作用。 一斗三升斗拱 由一只大斗、一个横拱和三个三才升构成的斗拱。属不出踩斗拱,只起传导荷载作用。是斗拱中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 由一只大斗、一个横拱、两只三才升和一个麻叶云构成的斗拱。与一斗三升斗拱作用相同,但有更强的装饰爱。 斗拱分件 大斗 位于斗拱最下层的斗形构件,是斗拱的主要承重构件。 翘 垂直于面宽方向置于大斗刻口内,两端均向上卷杀的弓形构件。明清斗拱中的翘有单翘与重翘之分。宋代称为华拱。 正心瓜拱 位于檐柱轴线位置,与头翘十字相交的构件。正心瓜拱为足材拱,有传导荷载的作用。宋称泥道拱。 昂 垂直于面宽方向放置于大斗口内或翘之上,外端向斜下方伸出的构件。 二昂 两层昂相叠时,上面一层为二昂。 正心万拱 平等叠置于正心瓜拱之上,作用与正心瓜拱相同的构件。 蚂蚱头 垂直于面宽方向叠置于昂之上,外端似蚂蚱头形状的构件,宋代称之为耍头。 撑头木 垂直于面宽方向,叠置于蚂蚱头之上的构件,其外端头不露明作榫交于挑檐枋。 桁碗 承接桁檩之带碗口的构件,垂直于面宽方向,叠置于撑头木之上,中部承正心桁,前端承挑檐桁。 单才瓜拱 位于斗拱出踩部位的横拱之一,其长同正心瓜拱,高1.4斗口,非承重构件。 单才万拱 位于斗拱出踩部位的横拱之一,位于单才瓜拱之上,为非承重构件。 厢拱 位于出踩斗拱内外端横拱,其长度介于瓜拱与万拱之间,其上分别承托挑檐枋和井口枋。 十八斗 置于翘、昂或耍头等构件之上,与单才瓜拱、厢拱十字相交的斗形构件,因其宽为1.8斗口(即18分)而得名。 三才升 置于单才拱端头,承托上一层拱或枋的斗形构件。 槽升 置于正心瓜拱、万拱端头,与垫拱板相交的斗形构件,其外侧刻有拱板槽,故名槽升。 柱头科大斗 柱头科斗拱最下层的大斗,是头拱的主要承重构件之一。 桶子十八斗 用于柱头科斗拱的十八斗,其宽度比上层构件宽0.8斗口,外形似筒状。 桃尖梁头 叠置于柱头科斗拱之上,端头似桃形之梁。 角科大斗 角科斗拱最下层的大斗。 斜头翘 用于角科斗拱的翘 ,其安置方向与山面檐面各成45°角。 搭交正头翘后带正心瓜拱 位于角科斗拱正心位置的构件,其一端为翘 ,另一端为正心瓜拱。 搭角正二翘后带正心万拱 位于角科斗拱正心位置的构件,其一端为二翘,另一端为正心万拱。 搭交正昂后带正心枋 位于角科斗拱正心位置的构件,其一端为昂,另一端为正心枋。 搭交正蚂蚱头后带正心枋 位于角科斗拱正心位置的构件,其一端为蚂蚱头,另一端为正心枋。 搭交正撑头木后带正心枋 位于角科斗拱正心位置的构件,其一端为撑头木,另一端为正心枋。 搭交闹头翘后带单才瓜拱 位于角科斗拱外拽部位的构件,其一端为翘,另一端为单才瓜拱。 搭交闹二翘后带单才万拱 位于角科斗拱外拽部位的构件,其一端为翘,另一端为单才万拱。 搭交闹昂后带拽枋 位于角科斗拱外拽部位的构件,其一端为昂,另一端为拽枋。(角科斗拱中凡在外拽部位的构件都称为“闹”,除了以上数种外,还有搭交闹蚂蚱头后带拽枋等)。 里连头合角单才瓜拱 用于角科斗拱里拽部位的构件,因其与相邻平身科斗拱对应构件连做在一起故称“里连头”。除此之外,还有“里连头合角单才万拱”、“里连头合角厢拱”等。 斜昂 用于角科斗拱的昂,位于与山檐两面各成45°角的位置,故称斜昂,斜昂有斜头昂、斜二昂等。 由昂 用于角科斗拱的构件 ,位于斜昂之上,与相邻蚂蚱头处在同等标高位置,是角科斗拱45°方向最上层的昂。 宝瓶 置于由昂外端斗盘之上,承托角梁的瓶形构件

古建筑名称知多少 中 国 古 建 筑 名 称 宫:上古时,宫只是指一般的房屋,无贵贱之分。秦汉以后,王者所居才叫“宫”。宫室一般想南,其内部又分内堂、室、房等几部分。前部称之为“堂”,通常是举行吉凶大礼的地方,比住人;堂后为“室”,住人;室两侧是东西房。堂内以朝南的方向为尊,室内以朝东的方向为尊。 殿:即堂。汉以后习惯称堂为殿。 亭:亭在古时是公家的房舍,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秦汉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一乡。如今园林中的亭,指有顶无墙的建筑,与其原义不同。台、坛;高而平的建筑叫台。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没有建筑。规模较大,较高者叫坛。 楼:《说文》上解释:“楼,重屋也”。上下都可以住人,与今概念相同。 阁:“阁”者,四阿开四牖,屋檐曲处叫“阿”,牖即窗。这是指一种四面开窗的四坡顶建筑。 廊:原是指屋檐下的部分,今演变成多种形式,如长廊、短廊、回廊、半壁廊、飞廊等。 榭: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榭。特点是只有楹柱花窗,没有墙壁。临水者叫榭。 轩:“轩“古时指车上边较高的部位。(低的部位叫“轾”)建筑上取其虚敞高举之意。 塔:另有“佛图”,“浮屠”等名称。原专指副、佛塔,后引申至一些高耸的建筑或构筑物,如灯塔、水塔、电视塔。 寺:古官署名,如“大理寺”“大常寺”等,后主要指僧人居所。 庙:古时大夫以下官员的住屋,后专指奉祭祖仙、神佛的处所,如宗庙、土地庙、龙王庙等。 庵:原指小草屋。古称圆顶房为“庵”。文人书斋也称“庵”。后指小寺庙,多指尼姑所居。 观:古代用于军事上类似榭的建筑物,后发展成为宫,叫做“双观”。道教的庙宇也称“观”。 梁:最早的含义就是“桥”,后指房架上的水平件。 柱:房屋的垂直件,古称独立的柱为“楹”。“楹”有时也作量词用,一列房屋为一楹。 斗拱:是我国古建筑中科学爱、艺术爱都很完美的部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的弓行承重件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木块称“斗”或“商木斗”,合称斗拱。 山节藻木兑:即斗拱和屋架的总称。藻即绘上水草等花纹。 藻井:宫殿。厅堂天花板上的装饰,多为方格形,绘有各种彩色花纹图案。

有哪些著名的古代建筑 埃及金字塔、罗德岛太阳神巨像、亚历山大灯塔、雅典帕特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英国巨石阵、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印度泰姬陵、印尼爪哇岛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中国长城、玛雅金字塔、马丘比丘空中古城等。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shuangbaotai.net/sbt/12622.html发布于 2020-11-1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兴趣知识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