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的段姓来历
段氏的姓已有2700年的历史,同我国不少姓氏一样,其形成并非单一.
据史籍的介绍,段氏的前身为复姓段干氏.《风俗通》说,战国初年魏有段干木,他的子孙迁入西关后,有的承其复姓段干,有的在姓氏中去掉干字,单姓段.
段氏家族除源自段干氏的一支之外,还有传自公叔段和出于辽西鲜卑族的两支.
据《左传》记载,郑武公姬掘突在今河南建立建立新郑国,武公之妻武姜生长子庄公时难产,因此不喜欢他,而喜欢小儿子段.后来武姜求武公让段继位,
武公不同意.庄公继位后,武姜又求把制(今河南汜水)作为叔段的封地,庄公不同意,后把京(今河南荥阳)封给段,时人称段为京城大叔.段不断扩张势力,和
母亲合谋袭击庄公,被庄公发现,命子封率兵伐焉(今河南鄢陵),把叔段打的大败,段逃到今河南辉县境地,其后代一部分以他的名为氏,姓了段.
源自辽西鲜卑族的段姓.西晋时,鲜卑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目尘,被封为"辽西公",他的封地中有3万余家分布在辽西一带.后在今甘肃武威,段氏成了望族.此后他们不断被汉人同化.
另外, 还有一支出自唐宋时期的段氏.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出身的段世平建立了大理国."白蛮"也就是白族的前身,而段姓又一直是白族中的大姓,大理国灭亡后,又有更多的白族人改姓段,在如今的大理,段姓仍是大姓之一.
我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段姓人物在先秦时期就有一位段规,曾被韩康子礼聘为相.西汉时期的段会宗,任西域都护,后曾率兵安定乌孙贵族的内争,加强
了中原和乌孙的联系.唐代有文学家段成式;金国有段克己、段成己兄弟二人,皆为文学家.清代有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江苏金坛人,著有《说文解字
注》等,是研究文字训诂学的重要著作.近现代,段姓名人有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及湘鄂西革命武装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的段德昌等.
段姓在当今中国以人口数量多少排名的姓氏中位于第87位.
参考资料:
历史上姓段的名人
一、段珪
段珪(?—189),东汉宦官,与张让、赵忠、封谞、侯览、蹇硕、曹节、陈旷、夏恽、郭胜、等十个宦官合称"十常侍",同属东汉末年"宦官集团"的核心人物,都任职中常侍.
段珪与张让、赵忠等人朋比为187,党同伐异,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引起了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的不满.何进谋诛宦官,多结外镇军阀,翘首京师,与袁绍等谋诛宦竖,却也引起了京师的变乱.袁绍等人趁机带兵冲入皇宫,大肆诛杀太监.
洛阳卫军变乱后,段珪与张让等人劫持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出逃,后被杀.
?二、段思平
段思平(893年—944年),即大理太祖,白族,大理喜睑(今喜洲)人 ,一说为剑川永榜人,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
段思平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父段保隆为南诏布燮.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任通海节度使,因受大义宁国主杨干贞迫害,联合奴隶和农奴为主的起义队伍,举行起义,攻破太和城(在今大理城北),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年号文德,以羊苴咩城(今大理城)为都.
即位后,厉行改革,尽逐杨氏邪臣.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制度,于是远近归心,咸奉约束,把南诏末朝以来分裂、战乱的局面重新统一起来.大行分封,笃信佛教,在位8年,年年建寺,铸佛万尊.逝世后由子段思英继位,谥号神圣文武皇帝.
?三、段秀实
段秀实(719年-783年),字成公.陇州汧阳(今陕西千阳)人 .唐代中叶名将.
段秀实幼读经史,稍长习武,言辞谦恭,朴实稳重.历任安西府别将、陇州大堆府果毅、绥德府折冲都尉.安史之乱后,授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镇北庭行军及泾原郑颍节度使,总揽西北军政.在他任内,边患稍减,使百姓安居乐业.大历十四年(779年),加检校礼部尚书,封张掖郡王.?
泾原兵变时,段秀实当庭勃然而起,以笏板击朱泚,旋即被杀.被赞叹道:"自古殁身以卫社稷者,无有如秀实之贤".兴元元年(784年),追赠太尉,谥号"忠烈" .
?四、段玉裁
段玉裁(1735-1815),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 长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同时也精于校勘,于诸家小学的是非都能鉴别选择,是徽派朴学大师中杰出的学者.
个人著述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等.
?五、段祺瑞?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从古至今姓段的名人 详细点越多越好
段 韶:南北朝时北齐姑臧武威人,累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
段 随
:十六国时西燕人.初为西燕大将,国内大乱之时被推为王,旋被杀.
段 业:西安人,十六国时北凉国君,初为后凉建康(今甘肃省高台南)太守,后为匈奴人所拥立,在位三年被杀.
段 规:先秦时期曾以崇高的声誉而被韩康子礼聘为相.
段干木:战国时魏国人,求学于子夏,与田子方、李克、翟璜、吴起俱为魏国才士.其潜学守道,不事诸侯,受到魏文侯敬重,据传文侯每过段干木家门,定站立伏于车前横木,以示尊敬.
段会宗:天水上邽(今甘肃省天水)人,西汉任西域都护、雁门太守等职.为人义气,重功名,受到各族敬畏.
段孝直:汉景帝时举孝廉,为长安令.爱刚直纯孝.家有良马,为先父生前所乘,雍州刺史梁纬倚势索之,未遂,冠孝直以受脏之罪而下狱致死.
段匹磾:晋时鲜卑人.建武初任幽州刺史,与刘琨联盟讨伐石勒,兵败后至襄国,仍著朝服持晋书.后在国中推其为君主时,事露遇害.
段思平:五代时南方大理第一世王,他出自白蛮大姓,原通海节度使,世为南昭贵族.公元937年,建立大理国.
段安节:唐齐州临淄人.成式子.自幼喜欢音乐,能唱歌,对音律也颇有研究.著有《乐府杂录》,记载开元以后的乐部、乐器、节目、演员等.
段志玄:唐朝齐州临淄人,少年为无赖,屡屡犯法,隋末客居太原,为李世民所赏识,随从李渊父子起兵.潼关之战中击退屈突通,后从李世民讨王世充.世民即位,封樊国公,后
改褒国公.
段文昌: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唐穆宗时为相,治尚宽静.文宗时拜御史大夫,封邹平郡公.
段成式:文昌子,唐代文学家,官至太常少卿.其人博闻强记,藏书甚丰,撰有《酉阳杂俎》,清人辑其诗文成《段成式诗》.
段秀实:汧阳(今陕西省千阳)人,唐代司农卿.曾被叛将朱沘胁于军中议事,秀实以象笏猛击朱沘,遂遇害.
段思平:五代时白蛮人,世为南诏贵族.初为通海节度使,公元九三七年,建大理国.史称"大理第一世王".
段成己:绛州稷山(今属山西省)人,金代著名文学家,与其兄段克己均为当时享誉文坛较有影响的人物.
段兴智:为段思平所建大理国末代国君,为忽必烈所灭.元籍其地,封兴智为摩河罗嵯,管领八方.及卒,后传十一代总管.
段玉裁:字若膺(1735-1815),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省金坛人.清代著名文
学训诂家、经学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乡试,入都会试,屡不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铨授贵州玉屏县知县,后又为四川富顺、南溪和巫山知县.经10年,称疾告归乡里.58岁时移居苏州阊门外之枝园.段玉裁在京时,得师事戴震,并结识了钱大昕、邵晋涵、姚鼐等学者.返里后,又得与刘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55岁时,二次入都,得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乾嘉时代汉学昌盛,段、王两家在音韵、训诂方面的贡献极大.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段玉裁笃嗜经术,喜训诂考订,穷微极博.段玉裁所著书,要推《说文解字注》为首屈一指.先生兼擅诗文,有《经韵楼集》十二卷、《六书音均表》、《诗经小学》、《古文尚书撰异》、《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汲古阁说文订》、《说文解字注》及《经韵楼集》等书,亦颇雅赡.段玉裁纪念馆建于1984年,位于金坛市城南风景区的愚池.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原名启瑞(1865-1936),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
关于段姓的来源和段姓的名人调查报告(小学生求解)
郑武公之子,叔段之后.古有段干复姓,后代以段为姓.晋朝时有殷姓一脉为避祸而改姓段.鲜卑有段部.云南白族有蛮段氏.老君之后封于段干,以段为姓
段姓名人!!!!!!!!!
段誉、段正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