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的以字的意义或用法。
“以”的意思是“用、把、拿”的意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在这里,“以”的意思是“用、把、拿”的意思。“生死以”是介宾结构“以生死(实际是‘以死’)”的倒装,把宾语“生死”提到介词“以”的前面。直译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语中凡是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所在,在这首诗的“生死”一词中重点的、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字只是用来构成双音词,只是陪衬;“祸福”的重点和真正的意思是“祸”,“福”只是陪衬。
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利国家生死以之”其实是出自林则徐的著名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是根据《左传 昭公四年》:“子产曰?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又《礼记 儒行》:“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出自《论语 泰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的“以”是什么意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在这里,“以”的意思是“用、把、拿”的意思。“生死以”是介宾结构“以生死(实际是‘以死’)”的倒装,把宾语“生死”提到介词“以”的前面。直译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意思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
‘ 苟利国家生死以 ’怎么翻译
此诗出自林则徐
原诗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翻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用生命去换取,岂能因为灾祸就避开,有利益就上前伸手呢?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境界。该联反映了林则徐查禁鸦片的坚定信心和为人处世的准则。
I will of the danger to myself for the good at my motherland .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下句是什么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 人》一诗,全诗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赴戍:到充军的地方去。
[力微二句]:能力薄弱而责任过重,很早以来就感到精神上难于应付了,再竭力干下去,我这衰老的身体和平庸的才能一定不能胜任了。这实际上是被清王朝革职后的自嘲。
[苟利二句]:大意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春秋时郑国子产受到诽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趋:迎受。苟利二句是林则徐最喜爱,经常吟咏的诗句。
[谪居二句]:大意是只遭遣戍,是皇上的恩泽,自己缺乏才具,正好当一名戍卒以养拙。养拙:又叫守拙,意即守本分。刚:正好。
[戏与二句]:作者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见苏轼《志林》)两句诗意是:我开玩笑地给老妻讲了杨朴和苏东坡的故事,跟她说,你也尝试做首“断送老头皮”那样的诗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