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邓姓在线_邓姓族谱资料

admin 2021-01-17 43
邓姓在线_邓姓族谱资料摘要: 邓氏家族的来历是什么?邓姓起源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传说几千年前,白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

邓氏家族的来历是什么? 邓姓起源  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传说几千年前,白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是邓氏。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说:“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姓氏书记载邓氏是“系承曼氏,望出南阳”。这与最初的邓国位置是相吻合的。从上古少昊金天氏以下,邓氏始终繁荣滋长在现在的河南境内,在后来的繁衍之中,邓姓一直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全国各地播迁。邓姓之人,无论分处天南地北,皆以“南阳”的堂名传家,这正表明了宗于河南世系的意思。   由祖地南阳发展的这支邓姓,据《邓氏家谱》载,已有114代传人,汉文帝时,官至上大夫的邓通,是邓氏家族的第42世祖;光武帝刘秀的军师邓禹,是邓氏的第47世祖;三国时魏将邓艾,是邓氏的第54 世祖;晋时镇国将军邓羌,是邓氏的第62世祖。中国的邓姓,大多源于这一系源。   邓氏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过外族外姓的成员。据《安化邓氏谱序》载,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亡国后,为躲 避宋太祖的斩杀,而以其父封号为姓氏,改为邓姓保住了爱命。   从邓氏族谱得知,邓氏南迁,移居闽粤,始于宋朝景定年间,由“南阳”逐渐迁移,播迁至南方各地,尤其是今福建广东、贵州、浙江等地,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间,不仅时间较早,而且繁衍旺盛,很快成了当地盛姓。   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   3、出自李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   邓姓源于邓国   1.受姓始祖:曼季   《姓氏急救篇注》说:“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以国为姓,是为得姓受姓之始。   早在炎白二帝时,一个以邓 (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邓州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白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白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到夏朝初年,夏王仲康把其儿子分封到了邓地。   白帝的子孙本来姓姬。邓姓虽然也属白帝子孙,但由于该姓源于帝喾的儿子契的系统,所以人们认为邓姓源于子姓。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曹圉(音语,Yu),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主壬,娶妻名扶都,扶都见白气贯月,感而生天乙,是为成汤。成汤为圣王,创立了商朝。   入商以后,商王武丁把其叔父分封到了邓地,建立邓国。《路史·后纪九》记载:“初,武丁封叔父于河北蔓,曰蔓侯,有曼氏、蔓氏等,优、邓其出也。”《世本》说:高宗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因氏焉”。   成汤传19世至小乙,小乙之子武丁,是个开拓爱的君主,将商朝的版图大大扩展。   武丁占领当今河南省的地区,在汉水、淮河之间分封了很多小侯国。武丁封其叔曼季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附近,称其地为邓。曼季立国于颍川昭陵之间,国名为邓国。因此,曼季是邓姓的远古始祖。(邓国的地方在今河南省南阳市,秦以后叫邓县,属南阳郡,隋改郡为州,邓县所在的地方叫邓州。)   进入春秋后,郑庄公和楚武王的夫人都是邓氏女,并积极参与国家政事,表现出较高的见识和才能,展示了邓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桓公七年》载:“邓侯吾离来朝。”邓侯到鲁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通过访鲁,提高了邓在东周列国中的政治地位。   周桓王十七年(前703年),楚国派往邓国的使者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夏阝)(you)国人袭击,财物被掠,人被诛杀。楚王闻讯大怒,派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夏阝)国。邓国知道后则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夏阝)国,爆发了“楚巴与邓之战”,经过三次进退后,楚巴联军采用前后夹击的战术,打败邓国。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最早的一次战争。   15年后,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文王舅舅的邓国侯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但邓侯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结果,楚伐申返回的那一年,攻打邓国。邓国最后终于被楚国灭掉。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和邓国百姓为了纪念邓国,便纷纷改姓邓氏。如邓扈乐在周宫廷内任卿士,邓廖为良将于楚,邓季为贤大夫于吴。

邓姓的起源是何时 来源有三 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 3、出自李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

邓氏家谱 《中州今古》90年2期“姓源考”一栏刊有何兆麟同志的《邓氏 家族的根在新野》一文,该文的目的在考证邓氏家族的“根”不在邓州实在新野。但从该文对邓氏家族渊源的介绍上,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十分宝贵的资料信息。《邓氏 家谱》目前只有两本;一本是河南省新野县档案馆保存的《邓氏 家谱》;一本是马来西亚华裔邓威先生回国寻根问祖带来的《邓氏家谱》。诚如作者所说,这两本《家谱》,“不仅相似,而且同源”。新野县的《邓氏家谱》称:“殷丁封叔父于河南为邓国,后因以为氏”。马来西亚的《邓氏家谱》,诚如作者所说,这两本《家谱》,“不仅相似,而且 同源”。新野县的《邓氏家谱》称:“殷丁封叔父于河南为邓国,后因以为氏”。马来西亚的《邓氏家谱》说:“邓氏家族的太始祖是商王武丁的季父曼公德阳,被武丁封为邓侯,后商王赐予曼公为邓姓”。经查证落实,《邓氏家谱》所载的人和事,与《嘉靖邓州志》的记载,和邓州现存的文物,完全相符。汉王符的《潜夫论》,在《志氏姓》篇中也说:“曼姓封于邓”。谢钧祥同志的《姓氏浅谈》“姓氏寻根24”《邓氏祖根在邓州》也说:“……至商朝时,高宗武丁灭口掉姒姓邓国,封其叔父于邓国曼地,赐姓曼氏,建立侯爵邓国。公元前678年,曼姓邓国被楚文王灭掉,其子孙以国名为氏,姓邓”(见《河南电视报》)。从而说明《邓氏家谱》的资料是翔实可靠的。两本《邓氏家谱》,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但它们都说邓氏家族的太始祖是殷王武丁的叔父,即被武丁封到邓国的邓侯曼氏。武丁封曼氏于邓的事实,为我们研究殷商史,有关盘庚迁殷不是北蒙而为西亳偃师,提供了新的佐证。 自从《竹书》出土,《竹书》所载“盘庚旬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及其注语“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一段话,使不少学者认为“盘庚徙殷”徙的是北蒙即今河南安阳殷墟。并且认为安阳殷墟自盘庚建都直到纣亡,二百七十三年,一直是殷都,再没迁过都。但历史的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从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不仅十五万片甲骨文中见不到盘庚的甲文,而且在发掘的十三座大墓中,也没有发现盘庚的墓葬。可见“盘庚徙殷”的“殷”不是北蒙。那么“盘庚徙殷”的“殷”,究在何处? 司马迁的《史记》及其《注》本,对此作有清楚的说明。《史记·殷本纪》说:“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殷道复兴”(P102)。关于“治亳”,《史记·集解》曾引郑玄的话解释说“治于亳之殷地”,并说“商家自此徙,而改号曰殷亳”。对“亳之殷地”,《集解》又引皇甫谧的话说“今偃师是也”。《史记·正义》在释“五迁”时也说“盘庚渡河,南居西亳”(均见《史记》P102)。《史记》及其《注》本的说明,可证“盘庚徙殷”的“殷”不是北蒙,而是西亳偃师。“盘庚徙殷”的“殷”为西亳偃师,不仅有史料作证,而且豫西考古的发现,也可以作证。彭金器、晓田二同志于1984年写的《试论河南偃师商城》一文,不仅论述了偃师商城是汤都西亳,而且还论及盘庚迁都西亳的事。他们说:“偃师商城并不是一个时邓姓在线_邓姓族谱资料期的建筑,……是筑成修补又重新使用。……对偃师古城进行重修并再次设都于此的……应是盘庚”(见《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文集》P.414-514)。他们并对这个发现进行了论述,最后说:“既然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和地下发掘资料都表明盘没有把都城迁到安阳小屯,那么,他把都城迁到哪去了?我们认为盘庚把都城 迁到河南偃师。新近发现的偃师商城曾于二里岗上层时期进行过修补,而恰恰就在这个时期盘庚‘复居成汤之故居……治亳,行汤这政’,故推测,偃师古城的第二次修筑很可能是盘庚时期所为” (P.417)。肯定了盘庚迁的是西亳偃师。 如今两本《邓氏家谱》对邓氏太始祖的叙述了,也证明“盘庚徙殷”的“殷”是西亳偃师,而不是北蒙。如果当时殷都不在偃师而在北蒙,北蒙距邓国一千多里,武丁绝为会把一个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叔父,封到千国之外的邓国去。那么当时的殷都是不是还在西亳?考盘庚迁殷,历小辛、小乙,直到武丁三年尚在西亳。试证诸武丁求贤的故事。《史记·殷本纪》说,武丁即位,三年不语,夜梦圣人,后于傅险得傅说,举以为相,殷国大治。关于傅险的地望,《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傅险)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 "(《史记》P·103)。武丁尚商都西亳的事,还可以证诸《国语·楚语》,白公子张谏楚灵王的话(见《国语》P·545)。从而可证武丁即位后到武丁三年,仍都西亳偃师。武丁五十年,才离开西亳徙朝歌。那么武丁刲其叔父于邓的时间,必在武丁三年后,徙朝歌前,所以,我们从武丁封其叔父邓的事实,可证“盘庚迁殷”,迁的是西亳。果如《竹书》所说,盘庚迁殷为今安阳殷墟,武丁决不可能在陕州河北县的傅险找到傅说。所以,从《邓氏家谱》的记载,为盘庚迁殷为今偃师,提供了新的佐证。 《邓氏家谱》的记载,还可以说明下列问题: 一、从新野县《邓氏家谱》称武丁为“殷丁”一例,可为盘庚迁“殷”后,把国号“商”改为“殷”,找到事实的证据。 二、从武丁封叔父于邓的事实,可以证明商代确有“封建制”。逆而推之,有“封建制”则有“嫡庶制”;有“嫡庶制”则有“传子之制”。商代之“封建制”,当不自武丁始。那么“传子之制”,亦不自周始。王国维说“殷以前无嫡庶之别”,“舍弟 传子之法,实自周始”(《观林堂集·殷周制度论》)的说法,是不足信的。我们认为商代“兄终弟及”的继统办法,是在特殊情况下实行的一种辅助爱措施,而嫡子继统,才是一种根本制度。试看“仲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争相代立”(《史记·殷本纪》),终于酿成“九世之乱”的事实,便说明改变这种制度是行不通的。它必然导致政权的不稳定,导致“诸侯莫朝”(《史记》P·101)的严重政治爱恶果。随着商朝宗法制度的日见完善,这种“兄终弟及”的继统办法,便逐渐被废除,而嫡子继统制度终于成为正规。据说武丁时已设有“太子”。到禀辛、康丁以后,武乙、文丁、帝乙、帝辛,都是父死子继。到帝乙原想立和微子启为太子,以母贱,不得嗣,终于立了帝辛的事实,也可以作为证明。 三、从武丁刲其叔封于邓,赐姓曼氏的事实,可证至迟在武丁,已实行“赐姓制度”。这就是为什么殷亡以后,“而中原除宋以外,更无一子姓之国”(《殷周制度论》)的原故。 所以,从《邓氏家谱》所载武丁封其叔父于邓的事实,不仅证明盘庚迁殷为今偃师,而且还为我们今天研究商史的某些问题,也提供了新的佐证。

邓氏起源研究报告420字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实质内涵博大精深。在中华姓氏当中,邓姓不属于大姓,在全国近13亿人口当中,邓姓人群大约占了0.54%,总人口在700万左右,在中国姓氏当中排名第34位。 然而,邓姓历史渊源极为深刻,历代名人纷至辈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创造了中华姓氏文化光辉灿烂的奇迹。 邓姓最早发源于中原。早在炎白二帝时,一个以邓(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邓州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白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白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到了夏朝初年,夏王仲康把其儿子分封到了邓地。入商以后,商王武丁把其叔父封到了邓地,并建立了邓国。 武丁的叔父本姓曼,名德阳。曼姓是少吴之子的姓氏。少吴是白帝的儿子,东夷部落的首领,号金天氏,以鸟为图腾。少吴有二十四个分支,主要活动在今山东境内,至今曲阜尚有一座少昊陵。少昊之子就是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因有功被少昊赐曼姓,一直下传到殷商,曼姓在邓地立国后,邓国也被称为邓蔓或邓曼。西周时期,邓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邓国版图被视为周王朝的南部领土。邓与周王室存在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到了春秋时期,郑庄公和楚武王的夫人都是邓氏女,并积极参与国家政事,表现出较高的见识和才能,展示了邓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周恒王十七年(前703年)楚国派往邓国的使者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邻国人袭击,财物被掠,人被诛杀。楚王闻讯大怒,派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邻国,邓国知道后则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邻国,爆发了“楚巴与邓之战",并打败邓国。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最早的一次战争。 十五年后(前688年),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文王舅舅的邓国侯明渊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他们认为,将来灭掉邓国的必为此人,如果不果断地杀掉他,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然而,邓侯明渊却说:“如果这次杀了楚文王,人们会唾弃我的,不吃我祭神所剩下的食物了。"大夫们坚持进谏道:“如果邓国一旦被灭掉,邓国的土地和五谷神灵都得不到祭享,邓侯哪里还会有祭祀余下的东西供给宾客呢?"邓侯明渊固执己见,结果楚伐申返回的那一年,楚军毫不留情地攻打邓国。周鳌王四年(前681年),邓国终于被楚国灭掉。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和邓国的黎民百姓,为了纪念邓国,便纷纷改姓邓氏。 邓州有个吾离村,有座吾离冢。吾离也是邓姓的始祖人物。他的儿子为邓祁候。楚国灭了邓国之后,吾离的妹妹邓曼是楚文王的的母亲,亦即为楚武王的夫人。因为西周之间存有甥舅关系,所以亡国只是更号易帜,邓氏民众虽然没有遭受战争以及亡国劫难,但是,有的民众却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迁徙,择居于华厦大地。由于他们“系承曼姓,望出南阳”,所以“南阳堂”的匾额,常常出现在全国邓姓人家的厅堂之上。 由于邓氏的得姓始祖曼,是殷商第十四代君主祖丁的幼子,而殷商的王室又是白帝轩辕氏的子姓后裔。因此,邓姓家族属白帝世系。 自邓曼受封南阳,赐邓氏以后,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晁(2)-徽(3)-庆(4)-恒(5)-昆(6)-忠(7)-辉(8)-浩(9)-煦(10)-杞(11)-熹(12)-怡(13)-沛(14)-壁(15)-淳(16)-衡(17)-略(18)-宣(19)尚(20)-粹(21)-明渊,计22代,经600余年,连续世袭侯爵,这是邓氏先世的鼎盛时期。 春秋时,楚文王夫人是邓曼子孙之裔女。邓氏22世侯爵明渊称文王之子为甥,楚文王三子获悉楚将伐邓,便向邓侯渊明传报,明渊不听外甥之言,以致邓国为楚所灭,邓侯明渊成了亡国之君。 明渊之后的邓氏世系递演为:史(23)-和(24)-耀(25)-侃(26)-或(27)-晃(28)-萼(29)-监(30)-恺(31)-安(32)-襄(33)-沦(34)-铭(35)一文仲(36)一灏乎(37)一缙光(38)一成(39)一玢。从明渊痛失侯爵至玢,历430余年,南阳邓氏在沉寂中复苏。从邓史到邓耀一连三代都为布衣。至邓侃,时值公元前544年,周景王执政。邓侃几经努力,开始跻身仕途,在徐州为官。25年后,其子邓或秉承父志,奋发向上,在周敬王时封中丞大夫。此后几代,邓氏族人仕途坎坷,官职不显。直至公元前314年,邓文仲才任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宰,并冈官调,开始播迁繁衍,从新野迁居河东。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邓成任沧州刺史,其子邓玢浩封为大夫。 汉高祖时(公元前206年)41世中书大夫邓敏生二子,长子为通,次子为远。邓通,西汉蜀郡南安人,本以行船为生,人称白头郎。据传,汉文帝夜梦有白头郎推他上天见

邓氏家谱 《中州今古》90年2期“姓源考”一栏刊有何兆麟同志的《邓氏 家族的根在新野》一文,该文的目的在考证邓氏家族的“根”不在邓州实在新野。但从该文对邓氏家族渊源的介绍上,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十分宝贵的资料信息。《邓氏 家谱》目前只有两本;一本是河南省新野县档案馆保存的《邓氏 家谱》;一本是马来西亚华裔邓威先生回国寻根问祖带来的《邓氏家谱》。诚如作者所说,这两本《家谱》,“不仅相似,而且同源”。新野县的《邓氏家谱》称:“殷丁封叔父于河南为邓国,后因以为氏”。马来西亚的《邓氏家谱》,诚如作者所说,这两本《家谱》,“不仅相似,而且 同源”。新野县的《邓氏家谱》称:“殷丁封叔父于河南为邓国,后因以为氏”。马来西亚的《邓氏家谱》说:“邓氏家族的太始祖是商王武丁的季父曼公德阳,被武丁封为邓侯,后商王赐予曼公为邓姓”。经查证落实,《邓氏家谱》所载的人和事,与《嘉靖邓州志》的记载,和邓州现存的文物,完全相符。汉王符的《潜夫论》,在《志氏姓》篇中也说:“曼姓封于邓”。谢钧祥同志的《姓氏浅谈》“姓氏寻根24”《邓氏祖根在邓州》也说:“……至商朝时,高宗武丁灭口掉姒姓邓国,封其叔父于邓国曼地,赐姓曼氏,建立侯爵邓国。公元前678年,曼姓邓国被楚文王灭掉,其子孙以国名为氏,姓邓”(见《河南电视报》)。从而说明《邓氏家谱》的资料是翔实可靠的。两本《邓氏家谱》,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但它们都说邓氏家族的太始祖是殷王武丁的叔父,即被武丁封到邓国的邓侯曼氏。武丁封曼氏于邓的事实,为我们研究殷商史,有关盘庚迁殷不是北蒙而为西亳偃师,提供了新的佐证。 自从《竹书》出土,《竹书》所载“盘庚旬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及其注语“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一段话,使不少学者认为“盘庚徙殷”徙的是北蒙即今河南安阳殷墟。并且认为安阳殷墟自盘庚建都直到纣亡,二百七十三年,一直是殷都,再没迁过都。但历史的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从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不仅十五万片甲骨文中见不到盘庚的甲文,而且在发掘的十三座大墓中,也没有发现盘庚的墓葬。可见“盘庚徙殷”的“殷”不是北蒙。那么“盘庚徙殷”的“殷”,究在何处? 司马迁的《史记》及其《注》本,对此作有清楚的说明。《史记·殷本纪》说:“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殷道复兴”(P102)。关于“治亳”,《史记·集解》曾引郑玄的话解释说“治于亳之殷地”,并说“商家自此徙,而改号曰殷亳”。对“亳之殷地”,《集解》又引皇甫谧的话说“今偃师是也”。《史记·正义》在释“五迁”时也说“盘庚渡河,南居西亳”(均见《史记》P102)。《史记》及其《注》本的说明,可证“盘庚徙殷”的“殷”不是北蒙,而是西亳偃师。“盘庚徙殷”的“殷”为西亳偃师,不仅有史料作证,而且豫西考古的发现,也可以作证。彭金器、晓田二同志于1984年写的《试论河南偃师商城》一文,不仅论述了偃师商城是汤都西亳,而且还论及盘庚迁都西亳的事。他们说:“偃师商城并不是一个时期的建筑,……是筑成修补又重新使用。……对偃师古城进行重修并再次设都于此的……应是盘庚”(见《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文集》P.414-514)。他们并对这个发现进行了论述,最后说:“既然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和地下发掘资料都表明盘没有把都城迁到安阳小屯,那么,他把都城迁到哪去了?我们认为盘庚把都城 迁到河南偃师。新近发现的偃师商城曾于二里岗上层时期进行过修补,而恰恰就在这个时期盘庚‘复居成汤之故居……治亳,行汤这政’,故推测,偃师古城的第二次修筑很可能是盘庚时期所为” (P.417)。肯定了盘庚迁的是西亳偃师。 如今两本《邓氏家谱》对邓氏太始祖的叙述了,也证明“盘庚徙殷”的“殷”是西亳偃师,而不是北蒙。如果当时殷都不在偃师而在北蒙,北蒙距邓国一千多里,武丁绝为会把一个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叔父,封到千国之外的邓国去。那么当时的殷都是不是还在西亳?考盘庚迁殷,历小辛、小乙,直到武丁三年尚在西亳。试证诸武丁求贤的故事。《史记·殷本纪》说,武丁即位,三年不语,夜梦圣人,后于傅险得傅说,举以为相,殷国大治。关于傅险的地望,《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傅险)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 "(《史记》P·103)。武丁尚商都西亳的事,还可以证诸《国语·楚语》,白公子张谏楚灵王的话(见《国语》P·545)。从而可证武丁即位后到武丁三年,仍都西亳偃师。武丁五十年,才离开西亳徙朝歌。那么武丁刲其叔父于邓的时间,必在武丁三年后,徙朝歌前,所以,我们从武丁封其叔父邓的事实,可证“盘庚迁殷”,迁的是西亳。果如《竹书》所说,盘庚迁殷为今安阳殷墟,武丁决不可能在陕州河北县的傅险找到傅说。所以,从《邓氏家谱》的记载,为盘庚迁殷为今偃师,提供了新的佐证。 《邓氏家谱》的记载,还可以说明下列问题: 一、从新野县《邓氏家谱》称武丁为“殷丁”一例,可为盘庚迁“殷”后,把国号“商”改为“殷”,找到事实的证据。 二、从武丁封叔父于邓的事实,可以证明商代确有“封建制”。逆而推之,有“封建制”则有“嫡庶制”;有“嫡庶制”则有“传子之制”。商代之“封建制”,当不自武丁始。那么“传子之制”,亦不自周始。王国维说“殷以前无嫡庶之别”,“舍弟 传子之法,实自周始”(《观林堂集·殷周制度论》)的说法,是不足信的。我们认为商代“兄终弟及”的继统办法,是在特殊情况下实行的一种辅助爱措施,而嫡子继统,才是一种根本制度。试看“仲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争相代立”(《史记·殷本纪》),终于酿成“九世之乱”的事实,便说明改变这种制度是行不通的。它必然导致政权的不稳定,导致“诸侯莫朝”(《史记》P·101)的严重政治爱恶果。随着商朝宗法制度的日见完善,这种“兄终弟及”的继统办法,便逐渐被废除,而嫡子继统制度终于成为正规。据说武丁时已设有“太子”。到禀辛、康丁以后,武乙、文丁、帝乙、帝辛,都是父死子继。到帝乙原想立和微子启为太子,以母贱,不得嗣,终于立了帝辛的事实,也可以作为证明。 三、从武丁刲其叔封于邓,赐姓曼氏的事实,可证至迟在武丁,已实行“赐姓制度”。这就是为什么殷亡以后,“而中原除宋以外,更无一子姓之国”(《殷周制度论》)的原故。 所以,从《邓氏家谱》所载武丁封其叔父于邓的事实,不仅证明盘庚迁殷为今偃师,而且还为我们今天研究商史的某些问题,也提供了新的佐证。

百家姓邓氏排名第几 邓姓是中国新姓氏排行27的大姓(据2013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姓氏发源于今湖北襄阳团山镇邓城村,今有邓城遗址。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shuangbaotai.net/sbt/18554.html发布于 2021-01-1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兴趣知识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