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追男主,男主高冷傲娇的,类似春日宴,咬定卿卿不放松的文,古代的
《欢喜债》
作者:笑佳人
内容简介:为了活命,唐欢必须在梦里攻略宋陌九次!
磨人小妖精&高冷闷骚男。
咬定卿卿不放松女主前世喜欢男主吗
喜欢吧,感觉前世女主对男主的喜欢没有明说,但作者埋了伏笔,还有前世那最后一个拥抱,也是女主故意的吧,有点心疼前世的他们
有没有好看的古言甜文可以推荐啊?
《神卦宠妃》,此文双洁,没有十分狗血的剧情,她爱男主爱了很久很久,尽管记忆暂时被封印了,可爱他的本能还在,会害羞会撒娇,而且还有一身不平凡的本领,男主呢虽然有点腹黑,可是她也深爱着女主,把女主宠得没话说,作者的文笔功底也很好,很细腻,而且埋了一个很深的伏笔在前期,看到后面解开时恍然大悟,很甜宠,很精彩。
《软玉生香》,前世的女主虽位极人臣,可内心也早已遍体鳞伤,如果再重来一次,她会怎么做呢?尽管命运的轮盘还会重新回到那个位置,可她不会再孤身一人,原先所留下来的遗憾都可以弥补,她有着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去面对,她可以更清楚的看清人心,即使她的面孔早以换成原来年轻的样子,可她骨子里的佞臣身份,让她的狠依旧刻在心里,她会更加的珍惜自己,这是一个强大女主的新生记,更加精彩的一生。
《富贵不能吟》,这本小说比较特别,不是现代人重生,而是古代人重生到了十几年前早夭的邻居身上,作为全家上下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孩的她,理所当然的成了小公主。真的让她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闯祸了有人收拾摊子,被欺负了有哥哥帮忙撑腰,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喜欢她到骨子里的青梅竹马,她感受到了原主的所有喜怒哀乐,可惜原主的上一世经历不是很顺利,她只能努力地去改变原来的命运轨迹了,很好看和高质量的一本小说。
这几本都是我最近看过不错的,给你推荐一下,而且都有全集了,‘15号书庄’里面还有更多热门推荐,你有兴趣可以试试看
翻译《咏竹》宋·黄庭坚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求 咬定卿卿不放松 全文+番外 百度云 谢谢!
《咬定卿卿不放松》作者:顾了之(10.14更新至VIP完结/10.21补齐番外)
这是聪慧貌美的元小娘子,一步步征服长安第一黄金单身汉,叫他从“爱搭不理”到“日日打脸”的故事。
元赐娴梦见自己多年后被老皇帝赐死,成了块桥石。
醒来记起为鞋底板所支配的恐惧,她决心寻个靠山。
经某幕僚“投其所好”四字指点,元赐娴提笔挥墨,给未来新君帝师写了首情诗示好。
陆时卿见诗吐血三升,怒闯元府闺房。
他教她投其所好,她竟以为他好诗文?
他好的分明是……!
几句中国古代名句(含义,出处,重点字的意思)
中国古代名句警言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3.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8.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3.《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6.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7.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中国古代名句警言〈10〉
1.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7.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1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13.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庄子)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16.海记忆体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中国古代名句警言〈11〉
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2.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6.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1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11.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
12.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1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1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1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16.人之所能,不能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蒙初)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
中国古代名句警言〈12〉
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2.迅雷不及掩耳。(晋书)
3.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5.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7.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9.老当益壮,甯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1.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1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蒙初)
1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16.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17.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中国古代名句警言〈13〉
1.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2.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5.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7.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8.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明,李开先)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元杂剧)
1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吴承恩)
1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1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16.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红楼梦)
1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18.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
中国古代名句警言〈14〉
1.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曹雪芹)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丘迟)
5.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6.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丘迟)
7.甯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8.此地无银三百两。
9.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11.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1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13.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红楼梦)
1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
1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1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封神演义)
17.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18.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中国古代名句警言〈15〉
1.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旧唐书)
2.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3.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6.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7.亲者痛,仇者快。(朱浮)
8.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9.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10.打破沙锅问到底。(吴昌龄)
11.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1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3.
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5.书到用时方恨少。
16.磨刀不误砍柴工。
1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陆游)
18.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红楼梦)
中国古代名句警言〈1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 (北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林则徐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郑板桥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____ 彭端淑 (清代学者)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之。
── 荀况 (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荀况 (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刘向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曹雪芹 (清代文学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南宋诗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庄周 (战国时代哲学家)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
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
乎?
── 朱熹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