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上海朱家角古镇在线_上海旅游十大必去景点资料

admin 2021-03-05 29
上海朱家角古镇在线_上海旅游十大必去景点资料摘要: 去上海朱家角古镇景点游玩,上海户籍的70岁以上老人要买票吗?朱家角是不需要购买门票的.朱家角镇,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东临西大盈与环城...

  

去上海朱家角古镇景点游玩,上海户籍的70岁以上老人要买票吗?

  朱家角是不需要购买门票的.

  朱家角镇,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东临西大盈与环城分界,西濒淀山湖与大观园风景区隔湖相望,南与沈巷镇为邻,北与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接壤.

  家角镇处于北纬30°~31°,东经120°~12

  1°之间,东距青浦镇6公里,上海市中心48公里.318国道贯穿镇境.全镇总面积136.85平方公里(含水域).

  扩展资料

  古镇景点:

  太阳岛旅游度假区 、大观园 、淀山湖 、曲水园 、普济桥 、放生桥 、上海民族文化村 、报国寺、 福泉山古遗址、江南桥乡金泽镇 、崧泽广场 、渔人之家 、童天和国药号 、圆津禅院 、大清邮局 、银涛高尔夫俱乐部 、青丝绸之路艺术馆 、泰安桥 、课植园 、青龙塔 、万寿塔 、崧泽古遗址 、泖塔.

  交通:

  朱家角镇处于上海市与江苏省交界处,是上海通往江苏、浙江的重要通道.东西向有318国道、沪青平高速公路、沈砖公路,南北向有朱枫公路,北通沪宁高速公路,村村通道路.朱家角水路交通横有淀浦河,纵有拦路港、西大盈港、朱泖河,均为6级航道,可通行100-500吨船只,直通白浦江,并与太湖水系相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朱家角

  百度百科-上海朱家角古镇

  

上海市文化名镇朱家角镇形成于哪个年代

  朱家角镇,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东临西大盈与环城分界,西濒淀山湖与大观园风景区隔湖相望,南与沈巷镇为邻(2001年与之合并),北与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接壤.

  朱家角镇处于北纬30°~31°,东经120°~121°之间,东距青浦镇6公里,上海市中心48公里.318国道贯穿镇境.全镇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含水

  域).201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3.4亿人民币.

  1991年,被列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7年,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朱家角

  朱家角之地,大约成陆于7000年前,淀山湖底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遗物.

  唐朝以前分别隶属于由拳县、娄县、嘉兴县、信义县、昆山县.

  唐天宝十年(751年),分属于华亭县、昆山县.

  宋元期间朱家角镇形成小集镇,名朱家村.

  元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属于华亭县、上海县、昆山县.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属于青浦县、昆山县.

  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朱家村改名为珠街阁,又名珠里、珠溪,俗称角里.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珠里分属于五十七个三区之二图、十一图和一区二十五图.

  清末实行地方自洽,本地域称珠蔚自治区,为江苏省青浦县管辖的十六个自治区之一.

  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行地方自治,改称珠葑自治区,区董掌管地方事宜,为青浦县下辖的16个自治区之一.

  民国初年,仍称珠葑市,设市公所.

  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为珠葑市行政局.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撤销行政局,仍称珠葑区,为青浦县十三区之二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设第二区公所,列为青浦县八个区公所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汪伪青浦县第六区,下辖珠东、珠西、珠北三镇和薛间、葑沃、张甸、张丁、安庄、沈巷六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恢复第二区公所,仍辖三镇六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区公所,改称区署,辖一镇二乡,即将原有珠东、珠西、珠北三镇和张丁乡合为一镇,名珠溪镇;薛间、安庄二乡合为一乡,名安庄乡;沈巷、葑沃、张甸三乡合为一乡,名葑沃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实行乡镇归并,全县设青东(青龙)、青西(淀泖)两个区署,珠溪镇及安庄、葑沃乡均属青西区署.

  1949年5月14日,朱家角全境解放,随即成立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青浦县朱家角市,下辖沈巷、万龙、葑沃、薛间四乡及朱家角镇.原属昆山县的东井亭、中井亭、西井亭三条街划归朱家角镇.

  1951年4月,撤销市建制,建立朱家角区,从所辖沈巷、薛间二乡各划出三个村,组成安庄乡,遂成五乡一镇.

  1954年,原属松江县的天心乡,划归朱家角区,同时把万龙乡的诸家村划归城厢区的城南乡,把葑沃乡的南横村划归松江县天马乡;是年夏,整编机构,撤销朱家角区.将沈巷、安庄、葑沃三乡划归练塘区,万龙、薛间、天心三乡划归城厢区.复建朱家角镇建制,直属县领导.

  1955年,重新建立朱家角区,对原划出的六个乡全部划回,并把城厢区的盈中、万寿、城南三个乡划归朱家角区管辖.朱家角镇仍为县属镇,镇人民政府改称镇人民委员会,建制不变.

  1957年,叶龙乡万隆片划归朱家角镇.

  1958年9月,朱家角镇和叶龙乡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

  1959年,改名为朱家角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朱家角公社成立城镇工作组,负责城镇工作,筹备镇社分治.

  1962年2月,镇社正式分设,朱家角镇恢复为县属镇,成立镇人民政府.

  1968年,镇政府改名为"镇革命委员会".

  1980年,恢复镇人民政府名称.

  1991年,朱家角镇和朱家角乡合并成一个县属建制镇.

  2000年,青浦区行政区划调整中与沈巷镇合并为新建制镇--朱家角中心镇.

  

上海朱家角古镇 有什么逛街之类

  课植园、翰林匾额博物馆、圆津禅院、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城隍庙、上海手工艺朱家角展示馆、童天和药号、大清邮局、延艺堂、人文艺术馆、放生桥、水上游船、各种小吃很多味道也不错、(还有一家私人馆"和心园"OK馆内有精品门票费20元)

  祝您游的快乐!

  

上海有个古镇叫朱家角,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朱家角?

    能不忆江南---水乡朱家角游记这个地方叫朱家角.位于上海青浦县内.

    不止一次的听朋友说过它的大名.我也向往已久,但一直无暇成行.今天正好去青浦办事,顺道让当地的朋友开车送我到那里逛了逛,也算了却了心愿.

    朱家角的历史和亳州有相似之处,曾经都是明清时期的经济重镇,到了近代也都没落了.它是由两条小溪河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一条大河组成.由于便捷的水路交通使朱家角成为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明朝时期曾以布业著称江南,号称"衣被天下",成为江南巨镇.到了清初,朱家角米业突起,带动了百业兴旺,时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民国初年上海米市曾有"沪米百担,七成朱家角"一说.可见当时之兴旺.

    古镇大门有两个通道,一个供本地人出入,另一个是游客入口,票价十元.朋友送我下车,叮嘱了几句就去办事了,我一人在街上闲逛.此时正是下午三点钟,烈日当头,街上行人不多.街道两旁新造了一些仿古建筑,粉墙黛瓦,倒也不难看.信步走去,就来到古镇中心"放生桥".看了看桥边碑记,碑中说此桥建于明朝中叶,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而且桥名来历也颇有意思,据说从前有个和尚定下规矩,在此桥下只能放生,不得捕鱼,以此得名"放生桥".我三蹦两跳来到桥的最高点.因为桥身很高,所以站38可以俯览古镇全貌.两岸都是酒楼商铺,随风摆动的招牌旗幡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的繁华.正寻思着,桥的另一端飘来的夹杂着糯米的肉香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街边到处都在买粽子,蹄胖,扎肉,熏青豆,肉成酱红色看得我是食欲大开.花了两块钱买了一块扎肉(用棕叶包裹的红烧肉),一口咬下,清香四溢.真是天下一等的美味...吃罢便往北穿街走巷,小小的镇子很安静,大多人家沿河临水而住.小河左拐右拐,石头砌成的堤岸,每过一小段就台阶走到河水边,可以洗衣、洗菜.河道边有很多小小的巷子,极窄,走进去就是一个天井,几家人家合住.朱家角的人很宽容,看到我走到巷子里,家门口,或后院里,也不会去赶人,任你乱走.朱家角可看的地方很多,不象有的水乡只有一条街.它的小巷弯来弯去,不经意时就会看到一个个小景点.在古街上行走会有一种错觉,感觉又回到了千百年前,时间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细数树影的倾斜,日子不知不觉就滑落了.

    转了一圈,来到了北大街,这是朱家角最主要的街道.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说它是大街真是给面子,其实这条街道又名一线街,顾名思义,抬头看天,看到的只是窄窄一条.街道之窄超出想像,大约仅2米左右,莫说鸡犬之声,就是你话语声音大了些,恐怕都会惊了对面邻居.我在这街上不禁感叹:这古街上的原居民莫不是融洽的一塌糊涂?否则,谁能忍受自己的生活范围被如此的迫近?

    走到街道尽头,转弯,看到一座石桥,桥对面有座禅院.近看才知是园津禅院.此庙建于元代至正年间,为清华阁十二景之一.寺内塑有辰州圣母像,故又名"娘娘庙".院子占地不大,但房屋挺精致的,房顶上的石刻让我想起了花戏楼.此时太阳已经西移,落日把照壁渲染的别有一番幽静.我兜了一圈,看到院子墙壁上贴着一张"海陆空立体普航超度大法事"的广告,上面几个不伦不类的字眼不禁把我逗乐了.看来佛教真是响应了江总书记的号召,也开始"与时俱进"了.殿门口有几位漂亮MM,趁她们不注意偷偷拍了几张,然后快步从偏门闪了出来.再往前行就到了城隍庙,大门是用木栏栅围起来的,两边各立着一个石狮,门前面有一片空地和一个牌坊.几百年来人们便在此聚会,敬香,拜神.牌坊靠着河边,望着河里潺潺流水,逍遥的水草在下面曼舞着优美的身段,水面映着古老屋子,又着实地感慨一番时光荏苒.继续前行,没走几步就来到王昶故居了,王是清朝著名的金石大家,和刘墉同朝为官,曾入军机处任刑部右侍郎,是刘的铁哥们.我在他家的后花园呆了一会,体会了一下他当年花下读书的逍遥,不过以清朝腥风血雨的政治气候,不知道王昶当年曾经享受到我所设想的几分,一分也没有也难说呢!

    江南的民居真是干净,有的房子门口边摆着红漆马桶,洗刷得干干净净.在白墙黑瓦的陪衬

上海朱家角古镇在线_上海旅游十大必去景点资料

下,显得那么的合适,一点没有因为是溺器而让人觉得不舒服.穿过一条窄窄的街道,来到

>>>>精品(文文)实时阅读<<<<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www.shuangbaotai.net/sbt/32924.html发布于 2021-03-0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兴趣知识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