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都有哪些重大节日
1、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译意.具体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我国新疆地区称开斋节为肉孜节,这是波斯语芦茨的转音,也是斋戒的意思.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要的节日之一,全世界穆斯林都很重视这个日子.为了过好节日,还规定在会礼前有几件可嘉行为需要做到.如忙吃一物(即在斋月内每天早晨不许吃东西时而吃了东西)、沐浴、刷牙.用美香、穿最洁美的衣服,去清真寺时低念赞词,会礼前交开斋税:一是交付一定数额的开斋税,若按实物计算即半升小麦或一升枣子(一升相当于八磅),折合人民币交付也可以;二是举行开斋节的拜功.是日穆斯林群众于上午去清真寺举行会礼仪式等庆祝活动,而后互祝节日快乐、幸福. 2、宰牲节 宰牲节一词是阿拉伯语尔德·艾祖哈的译意.又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的意思.时间是教历的12月10日.·这个节日的来历是这样的.据说,有一天夜间伊布拉欣圣人梦见12,命令他亲自宰杀自己的爱子易斯玛仪勒作献祭,以此来考验他对12是否忠诚.第二天早晨,伊布拉欣决定将自己的儿子带到麦加城的郊区米那山谷献祭,以执行12的命令.当伊布拉欣向易斯玛仪勒说明原委时,易斯玛仪勒毅然地说:"爸爸!您执行131的命令吧!我会忍受一切的."但是,当伊布拉欣举刀准备动手时,12及时派遣天仙拉来一只黑头白羊,使其代替易斯玛仪勒作祭品并默示:"伊布拉欣啊!你已经忠实地执行了梦里的指示.我就这样慈悯一切行善的人."为了纪念这一动人的历史事迹和感谢131,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12月10日为宰牲节.这一天除宰牲献祭外,还要到清真寺举行会礼等节日活动.同时在这期间世界五大洲的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云集在圣城麦加,进行游转天房,在萨法与麦尔卧两山之间奔跑,露宿米那山谷,站阿尔法特山和射石等朝觐仪式及宰牲等活动. 宰牲节,顾名思义宰牲,成了这一节日的重要功课之一.去朝觐的人宰牲,不去朝觐在家里的人有条件的也要宰牲,而且每年每人一只.宰牲的时间是教历12月10、11、12这三天内均可.按要求一人拿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也可.最好是肥而美的黑头白羊,其次是白色、古铜色、棕
色、斑白色和黑色.不需要给屠宰者费用,剥下的皮不能卖掉.宰得后将肉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出散贫穷的人,一份馈赠亲友.因为12并不需要这些牲畜的肉.如《古兰经》说:"它们的肉和血绝达不到131,而你们的虔诚可能达到他"(22:37). 3、阿舒拉日 "阿舒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十",也就是伊斯兰教历的1月10日.不少国家的穆斯林很重视这个日子.称此日为阿舒拉节. 4、圣纪 圣纪是指伊斯兰教的复兴者也是最后的一位使者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时间是每年的教历3月12日.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571年4月20日,即阿拉伯太荫历象年3月 12日晨出生在麦加城的一个古莱什族家庭中.穆罕默德这个名字是他的祖父阿十杜·蒙它利布为他命名的,意思是值得称赞者. 中国穆斯林也称这一天为圣忌,通称为圣会.一般的纪念方式主要是举行各种形式的聚会,讲解穆圣的历史及其伟大功绩,宣扬穆圣高尚的品格等等,同时为穆圣诵读《古兰经》及多种赞圣词. 5、登霄节 "登霄"一词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是阶梯的意思.相传先知穆罕默德在五十二岁时(公元6
21年)即伊斯兰教历7月27日夜间,由天仙哲布来依勒随同穆圣乘仙马,从麦加城的禁寺夜行到耶路撒冷的远寺,在那里身体和洁净的灵魂(鲁哈)一并升高到第七层天上.这是圣门第子和学者们一致公认的穆圣升天后,凭借12的特慈,亲眼看见了131的一切迹象和奥秘,并在哲布来依勒天仙的陪同下会见了古代的列圣,如阿丹、尔萨、耶哈亚、尤素福、伊德里斯、哈伦等.同时还参观了天堂和地狱的真实情景.12在此夜为众穆民规定了每天五番天命拜功.穆圣于当夜黎明时平安返回麦加的住所.从此,耶路撒冷便成了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之一(麦加、麦底那和耶路撒冷). 6、拜拉特 "拜拉特"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是清白和豁免.意义是每个人都要总结一下一年的功过是非,祈求12的宽恕.具体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8月舍尔巴乃第15个夜晚.因此,也称拜拉特夜和坐夜. 7、盖德尔夜 "盖德尔"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是定夺和前定的意思.具体时间是教历9月莱埋丹第27个夜晚.因此,称盖德尔夜.据说是12在这一夜将全部《古兰经》从天牌上,一次爱地降在接近大地的第一层天上,而后通过哲布来依勒天仙在23年中零星地降示给穆罕默德.
一年中回族的节日有哪几天?
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斋戒期满,逢开斋节,这一天从拂晓开始起来,洗大净、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到清真寺会礼.
"古尔邦"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举行.节前家家打扫卫生,炸油香、馓子、花花等.节日当天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所宰的肉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他的诞辰与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一般合称"圣纪",俗称"圣会".
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教育回族群众不忘至圣的教诲,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这天穆斯林还要做讨白(忏悔).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
扩展资料
回族其他习俗
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12之名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烟、不饮酒,但特别喜欢饮茶和用茶待客.
由于分散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俗,北方回族地区有罐罐茶;云南回族中有烤茶;湖南回族中有擂茶.盖碗茶是西北回族的一种特殊嗜好.最有代表爱的
是"八宝盖碗茶",即盖碗内泡有茶叶、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红枣、桂圆、葡萄干(或苹果干)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族
回族有那些节日
尔德节、古尔邦节、茂鲁德节
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一、开斋节
二、古尔邦节
三、圣纪节
一、开斋节
(一)开斋节简介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傣·菲吐尔"的意译.这个节日是穆斯林斋戒期满开斋的日子,也是回族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在回历每年的 十月一日举行.
(二)开斋节的来历
据伊斯兰教有关经典的记载,伊斯兰教创立的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旷野,举行礼拜,穆罕默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并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以后,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节日,隆重庆祝.
(三)开斋节的礼仪
开斋节这一天上午要举行会礼.之后,回族群众先向阿訇道安,接着互道色了目,然后各自到墓地为亡故的亲人念经.从墓地回来,再到亲友家祝贺节日愉快.
二、古尔邦节
(一)古尔邦节简介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傣·古尔邦"、"尔傣·阿祖哈",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傣节". 云南等地的回族称为"小尔德",这一节日在开斋节后的第七十天,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举行.伊斯兰教规定,教历12月上旬,是穆斯林去麦加朝觐的日期.朝觐的最后一天要宰杀牛羊庆祝,所有人共餐,称为献牲.
(二)古尔邦节的来历
传说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欣梦见12(131)要他亲手杀自已的爱子作祭品,以考验他对12的忠诚.忠诚的易卜拉欣果然准备于次日遵命动手,此举感动了12,便派天仙送来一只羊代替其子作祭品.穆罕默德为了纪念易卜拉欣,便规定将朝觐的最后一天作为"宰牲节".
(三)古尔邦节的礼仪
回族对古尔邦节的重视度仅次于开斋节,这天他们要沐浴盛装,参加会礼,互相拜贺.除炸油香、馓子而外,还要宰牛、羊、骆驼等.一般经济条件允许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所宰的肉要分成若干份,分赠给亲友、阿訇和贫民.这一天,回族群众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三、圣纪节
(一)圣纪节简介
圣纪节,亦称圣忌节,冒路德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相传穆罕默德(约570-632年)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人(创始人)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 会.以后,逐渐演烃为伊斯兰教的节日.
(二)圣纪节的由来
圣纪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穆罕默德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诞生于阿拉伯麦加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取名穆罕默德(意为"受到高度赞美的人"). 伊斯兰教历第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因病归真,终年63岁,葬于麦地那.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国外的伊斯兰教徒一般都过"圣纪节",为纪念穆罕默德的诞生而举行
(三)圣纪节的礼仪
诵经、赞圣和讲述其生平事迹.
当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訇讲经,然后游玩一天,有的还宰杀牛羊,设宴聚餐.
总之,回族是世界穆斯林的成员之一,也是中国56个民族的成员之一.它的这三大节日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最大的不同特点便是能够"以小见大",即通过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去了解一个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和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共同的信仰特点,这正是回族最具特色的地方.
回族都有哪些节日?
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开斋节 开斋节是回族穆斯林对"尔德·菲图尔"(阿拉伯语)的习惯称呼.每年伊斯兰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戒之月,凡符合条件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奉行一个月的斋戒,白天不